11月25日晚,博格华纳与中国中发联共同出资成立的合资公司在北京正式签字。至此,历时近10个月,由发改委牵头,12家中国整车企业联合成立的中发联与美国自动变速箱巨头博格华纳,共同生产、研发双离合器变速箱项目的合作细则浮出水面。
仪式当晚,发改委官员、12家车企代表与博格华纳领导齐聚现场,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更用“自动变速箱是中国乘用车的最后一个堡垒”来相容当晚签字的重要性。
合资细则浮出水面 2010年产能将达150万
签字仪式上宣布,双方合资组成博格华纳双离合器传动系统有限公司,其中博格华纳(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占股比66%,中国中发联投资有限公司(由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奇瑞、金杯、广汽、江淮、吉利、长丰、中顺、长城组成)占股比34%。 合资公司投资总额为2亿美元(人民币13.8亿元)。
新成立的合资公司的地点位于大连经济开发区,计划于2011年早期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合资公司将生产和开发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中的核心产品:双离合器模块、扭震减震器模块和控制模块。据称,在大连将建的工厂将采用博格华纳最新的生产工艺,并引入最新环保理念和设施。
签字仪式上,博格华纳传动技术总裁马本德宣布到2020年大连工厂产能将达到150万件。目前的产品规划只针对中国市场,但不排除今后供给其他市场的可能。这就意味着,按照博格华纳统计,到2020年合资工厂生产的产品将占这12家整车厂所需自动变速箱八成的市场份额。
出席领导
博格华纳中国区总裁谈跃生(左)与中发联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张仁琪(右)签字握手
合作两大疑问:产品同质化与技术保护嫌疑?
疑问一:12自主车企共享技术是否导致产品同质化?
由于此次签约仪式透露,合资工厂将生产自动变速箱三大关键模块。与会的媒体则担忧参与此合资的中国12家车企是否面临着所享用技术和产品同质化的可能。
对于此疑问,马本德对包括搜狐汽车在内的媒体表示,由于工厂采取的是模块化生产。12家整车企业可以利用合资企业所提供的三大关键模块,根据各整车企业自身不同的车型需要,做出各具特色的变速箱总成和自行匹配。也就是说,虽然模块一样,但通过不同的软件进行调配,可以使变速箱的性能非常不同。中国各个主机厂可以根据自己的调配来达到差异化。
疑问二:博格华纳占股66% 能否获得核心技术
在新成立的合资公司中,博格华纳占股高达66%,则成为大家关注的另一焦点。占有双离合变速箱核心技术的博格华纳是否有技术保护嫌疑,中国车企在此合资中是否又成为市场换技术的牺牲品成为一大疑问。
马本德则用不断技术创新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最后答案来巧妙应对。他表示技术在合资企业里是共享的,把先进的技术投放市场对企业形成的巨大压力是促使企业不断创新的动力。
12家车企联合初衷 选取双离合变速箱主攻符合国情
作为这个项目的最初发起者,发改委的初衷其实很简单。
中国乘用车发展几十年,在核心零部件上依然受制于人,仅自动变速箱一项,每年进口金额高达一百多亿人民币。而作为最后一个完全需要进口的核心零部件——自动变速箱,单个企业短时间内难以攻克,发改委联合国内数家企业的意图就不难理解。
此次新合资公司成立采取了两步走战略,即由国内12家整车企业合资成立中发联投资有限公司(中发联取中国汽车发展联合之意),然后再与博格华纳公司合资。
对核心技术的缺失和渴求,使发改委在牵头联合国内轿车企业之初,就受到车企的热烈回应。
据中发联投资有限总裁张仁琪介绍,在给国内轿车企业发文倡议之后,从多家应征企业中选取了现有12家。而各家企业所占股权也是由企业自己申报,各企业申报数额相加,股权总额竟达到180%。最后按各家企业自主实力不同,股权划分为:一汽和上汽占20%、长安、东风、奇瑞占10%,长城占2%,中顺占5%,其他各家各占5%。
在国际自动变速箱技术图谱中,AT(自动)、DCT(双离合)、CVT(无级变速)技术都是主流。其中DCT双离合器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它拥有两个离合器和两套输入输出轴,与变速箱装配在同一个机构内。在自动控制器的作用下,两个离合器互相配合工作。
由于DCT技术原理是基于和利用手动变速器,这一点更加符合中国具有手动变速器制造能力的基础,因此DCT双离合器核心技术的发明者——博格华纳公司成为中发联合资首选。
博格华纳是国际上第三方独立生产自动变速箱的厂家,其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致力于车辆动力系统应用、提供高设计水准原件和系统,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
曾在业内引发众多关注和热议的双离合变速器合资项目至此尘埃落定,然而我们是否能够通过这一合作,真正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核心技术,这一合资形式究竟会为中国零部件业的发展带来什么,仍需时间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