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缓速器技术难度大、门槛较高,过去这一领域完全为外资企业所占据。记者日前到深圳特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访了解到,这家国内最大的电涡流缓速器生产厂家,现已成功开发出国内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液力缓速器。
特尔佳公司办公室主任王育斌告诉记者,目前特尔佳已经开始小批量试制液力缓速器,明年将正式推向市场并实现大批量供货,希望不仅能够为大中型客车配套,更能够在重型卡车上推广使用;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卡车配装缓速器还有很大阻力。
迈出关键一步
“特尔佳成功闯入液力缓速器领域,既是企业发展迈出的关键一步,也有利于产业安全和行业发展。”王育斌说。
受到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今年一季度,特尔佳利润同比有所下滑,第二季度,公司及时做出调整,形势明显好转。但由于目前我国客车市场总体上并不景气,主要为客车配套的缓速器企业也面临严峻挑战。
如何才能扭转不利形势?企业管理层通过商议做出决定。一是积极开发海外市场。目前,特尔佳缓速器已经通过有关认证,将大批量出口澳大利亚,成为澳大利亚校车的标准配置。二是尽快开发出具有技术和成本优势的液力缓速器,在高端市场上替代进口和外资企业的产品。
王育斌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总体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短、平、快型,什么挣钱快干什么。还有一种是力求做精做专型。这种类型可能短期内难以见到成效,但由于着眼长远,企业发展更为稳健和持久。特尔佳选择的是后一种。它并不满足于仅仅在电涡流缓速器领域占据头把交椅,还要在技术含量更高、利润率更高的液力缓速器领域与跨国公司并驾齐驱,成为名副其实的缓速器行业“小巨人”。特尔佳的远期目标是发展成以缓速器为主业的汽车电子集团。
与电涡流缓速器形成互补
早在数年前,特尔佳就与多所高校联合,开始了液力缓速器研发工作。经过数年技术攻关,于2008年底试制成功。
令王育斌非常自豪的是,特尔佳液力缓速器在吸收国外各种同类产品优势的基础上,又有多项创新性突破。一是采用模块化设计,而且控制系统全部由特尔佳自主开发,并拥有发明专利。二是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三是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中国车型、路况特点,从而更加符合国内大中型客车和大吨位卡车用户的需求。
前不久,成都一辆公交车发生自燃,27个鲜活的生命逝去,令人哀痛。王育斌说,目前,绝大多数国产和进口品牌电涡流缓速器采用的是带有触点的继电器控制方式,公交车每日达2000余次的刹车制动,继电器在高达100A的大电流状态下频繁通断电工作,继电器的触点每次通断电均产生电弧(电火花),此时,如果存在油料或燃气泄漏,一触即燃,后果不堪设想。特尔佳开发的液力缓速器热稳定性好,使用安全,最高温度不超过150℃,其连续工作的热衰退小于10%。而且,耗电量很少。由于它采用闭环压力控制系统,还可节约压缩空气,使力矩更稳定。
液力缓速器新品的推出,会否冲击原有的电涡流缓速器业务?面对记者的疑问,王育斌明确回答,此次推出液力缓速器,并非替代电涡流产品,两者将形成互补,分别用于不同的领域。电涡流缓速器主要为公交客车配套;液力缓速器主要配套大中型客车和重卡。
推广阻力大
就在记者到特尔佳采访前不久,深圳发生了一起大的交通事故。一辆公交车由于故障停在隧道里,后面驶来的重卡来不及刹车,撞上公交车,导致一人死亡、多人重伤。王育斌告诉记者,如果重卡安装上液力缓速器,这类交通事故完全可以避免。液力缓速器能够解决卡车动力衰退的问题,还能解决卡车频繁制动带来过热、爬坡时动力不足等问题。
虽然重卡配装液力缓速器有诸多好处,但推广起来有很大阻力。首先,卡车用户对价格十分敏感,而液力缓速器售价偏高,用户出于成本考虑不愿意加装。
王育斌认为这里存在很大误区,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有很多重卡司机为了解决连续制动过热的问题,纷纷在车上加装水箱。这样做不仅不能解决过热问题,也很不安全,还增加了车辆自重。如果采用液力缓速器,则可降低车辆自重,提高载货量,从而增加收入。并且,特尔佳自主开发的液力缓速器,其售价大大低于进口产品,如果上批量,价格还会下降。
另外,标准的缺失,也是阻碍液力缓速器进一步推广的因素。据了解,我国还没有出台液力缓速器的国家标准,现在企业参考的是德国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