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上海的老国企前不久正式更换了本地国资背景的新东家,算不上太大的新闻。但是,众多投资者还是想知道,上市15年的上柴股份,在加入上海汽车的“大家庭”后会有什么样的起色?记者近日为此专访了上柴股份总经理熊伟铭。
目标定位更加清晰
就公司股东变更,熊伟铭指出,上海汽车于上年度正式收购上柴股份之举,更加有利于上柴股份拓展市场空间,提升核心竞争力。
据熊伟铭介绍,上海汽车入主后确定的目标是,上柴股份将由目前的工程机械市场为主逐渐转向车用市场和工程机械市场同步发展。具体而言,在车用柴油机领域,上柴股份将重点形成与上海汽车商用车发展相协调的研发能力,以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车系列动力平台为目标,全力打造成为上海汽车商用车的动力基地;在产品定位上,上柴股份在全面满足上海汽车发展需求的同时,也向第三方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
当然,熊伟铭表示,上柴股份仍然要在非车用柴油机领域有所作为,即为工程机械、中小型船舶和发电机组提供核心动力产品。他强调,上柴股份尤其是要保持我国工程机械主要动力供应商的地位,逐步发展成为产销规模和技术水平都处于业内领先水准的多领域柴油机的独立供应商。
培育新的增长亮点
尽管目前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尚未消除,但熊伟铭对上柴股份今年度所面临的市场环境颇为乐观。
据介绍,上柴股份目前涉足的三大产品的市场需求均有所提升。受国家4万亿投资的拉动,以及企业库存消化、原材料价格下跌而成本下降等有利因素影响,以汽车吊、压路机等为代表的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年初以来的表现明显趋好;以建材类运输为主的内河运输量也在显著提高,加上钢材价格回落的有利条件,推动了中小型船舶建造需求;包括大中型客车、重卡在内的商用车市场需求量也在逐步回升。据悉,近两月来公司订单数量正以较快的速度回升。
熊伟铭强调,公司已经设法加大对原已瞄准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的开发力度,正在积极研制高排放标准的环保型发动机,如为客车配套的混合动力总成、天然气发动机、二甲醚发动机等。虽然上柴股份每年生产销售数万台传统柴油机,而上述各类“绿色”发动机目前年销量有限,所占公司业务比重偏小。但是,熊伟铭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刚刚起步,谁能抢占先机,谁就有可能占有更大市场份额,上柴股份一定要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