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相关产业 > 正文
客车自动变速器市场竞争加剧
作者: 杨彬 来源: 中国汽车报 日期: 2009年04月06日

前不久,在2009第七届北京国际客车及零部件展览会上,福伊特驱动技术系统(上海)有限公司在1号馆显要位置布下展台,展示了多种动力驱动系列产品。其中,适用于各类型大中型客车的福伊特迪瓦自动变速器是最引入注意的产品之一。据福伊特工作人员介绍,该款变速器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差速液力变矩原理,能够使车辆不需换挡就能完成起步加速,减少了换挡次数并提高了舒适性。

巧合的是,在福伊特展台的对面,便是其在国际商用车变速器市场上的老对手——艾里逊变速箱公司。在此次展会上,艾里逊不但展示了传统全自动变速器,而且展出了艾里逊双模式混合动力系统。

“面对面”的展台,形象地反映出了二者在市场竞争中的针锋相对。随着市场的逐步扩大,跨国公司在中国客车自动变速器市场的竞争也愈演愈烈。除了艾里逊,同样来自德国的采埃孚也是福伊特不得不面对的对手之一。

艾里逊:市场优势明显

有着90多年历史的艾里逊变速箱公司已经将中国视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市场。艾里逊客车自动变速器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主要应用于北京、杭州和深圳等地的公交车上。迄今为止,已有36个城市的约1.7万辆公交客车配装了艾里逊自动变速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约1.2万辆配装艾里逊自动变速器的客车在北京运行,为奥运服务。与竞争对手相比,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艾里逊在中国客车自动变速器市场优势明显。

据业内人士介绍,2008年,全国BRT(快速公交)领域,福伊特和采埃孚自动变速器各占一半,分别销售了约500台。客车出口领域,大多数整车企业也选择了福伊特和采埃孚的产品,均为400多台,而在普通公交领域,艾里逊具有压倒性优势,最大的客户北京公交就采购了数干台,而其他两家在该领域销量很小。

深圳市外贸通达实业有限公司(艾里逊变速箱中国总代理)华北区域经理许胜利认为,与竞争对手相比,艾里逊变速器具有两方面的优势:首先,具有良好的性价比。“在性能相近的情况下,艾里逊的产品比采埃孚和福伊特的都便宜。原因在于艾里逊针对亚欧市场的产品,主要由匈牙利工厂生产,成本较低。其次,经过在中国的长期经营,艾里逊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许胜利说,艾里逊2000年就已经开始在北京实行24小时服务。

“过去两年,在出口和BRT市场上,采埃孚和福伊特的销量大于艾里逊,但从今年开始,这种情况或许将会发生变化。”许胜利说,目前,武汉、杭州等地的BRT已经开始采用艾里逊的变速器。

目前,国内长途客车上,自动变速器应用的比例依然很小。“艾里逊正在积极开拓这部分市场。”许胜利说。

采埃孚:积极寻求突破

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采埃孚的车桥和转向机等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大中型客车上。但在自动变速器市场,采埃孚在与艾里逊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下风。

面对竞争中的劣势,采埃孚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寻求突破。近几个月,采埃孚与綦齿的合资谈判引起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如果成功控股綦齿,采埃孚将迎来在中国市场新的发展阶段。但是,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采埃孚与綦齿合资能否带来双赢的效果,目前还很难判断。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采埃孚的竞争对手们也认为,采埃孚控股綦齿对客车自动变速器市场的影响极其有限。

另一方面,采埃孚曾表示将把AMT(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作为将来中国市场发展的重点之一,覆盖范围包括旅游车、长途客车和公交车。但目前来看,采埃孚AMT的市场推广进行并不顺利。

当然,采埃孚自身优势也非常明显。首先,国内很多客车企业选用了采埃孚车桥、转向机等产品,采埃孚在中国客车市场有良好的客户基础。其次,采埃孚可以提供多种传动系总成,可以将自动变速器与其他产品一起作为一整套系统提供给客户。

福伊特:后来者信心十足

“2001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福伊特秉承了一贯低调的作风,对于中国市场,我们制定了稳健而积极的发展计划。”福伊特驱动技术系统(上海)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彭振军说,“近几年,福伊特自动变速器全球销量每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在中国市场,则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

据了解,与竞争对手相比,福伊特自动变速器在价格方面并不具备优势。“我们的产品之所以能保持较快增长,关键是产品质量得到了用户认可,在公共交通领域,赢得了舒适、省油的口碑。”彭振军说,“福伊特非常重视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在欧洲,福伊特的专利注册数甚至超过了博世。”

福伊特进入中国市场较晚,目前受到了艾里逊和采埃孚的强势挑战,未来发展难以预料。虽然业内对福伊特逐渐有所了解,但彭振军还是承认,福伊特在中国的品牌知名度仍有待提高。“今年福伊特将继续推出一系列的品牌推广活动。同时,随着销量的不断增长,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能力建设也在持续进行中。”他说。

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作为中国客车自动变速器市场的后来者,福伊特显得信心十足。“竞争促进行业发展,福伊特将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彭振军对记者说。

客户声音:

天津市公共交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道新:
艾里逊自动变速器具有价格优势

“我个人认为采埃孚的自动变速器相对较好,艾里逊的产品小毛病相对多一些。”天津公共交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道新说,“但是相比采埃孚和福伊特,艾里逊具有价格优势,目前在北京市场占有率最高,优势明显。”

“福伊特进入中国客车自动变速器市场比较晚,其产品性能还算不错,技术含量也高。客户关系是福伊特的薄弱环节,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后来居上,营销策略尤为重要。”李道新说。

李道新告诉记者,客车用AT虽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驾驶员的工作强度,但是不节能,车辆油耗相对较高。“AMT比较省油,但是国内目前还没有实现批量生产。”他说。

苏州金龙公司营销企划部经理刘和平
福伊特品牌影响力稍显不足

“采埃孚、福伊特和艾里逊自动变速器,无论性能还是可靠性都差不多,市场竞争的关键是各企业的客户关系。采埃孚和艾里逊目前在国内的终端客户关系都不错,福伊特起步比较晚,客户基础相对薄弱,品牌影响力也稍显不足。”苏州金龙营销企划部经理刘和平说。

“苏州金龙目前出口的大客车,大部分配装的是采埃孚和福伊特的自动变速器。主要原因是目前出口地区的一些客户比较认可采埃孚和福伊特的产品。”刘和平说。

中通客车技术中心工程师张春
价格降下来才能得到较好推广

“目前我们公司采用的基本都是艾里逊和福伊特的产品。根据客户订单要求采购,一般公交车上配装艾里逊自动变速器,长途客车上采用福伊特的产品。”中通客车技术中心工程师张春说。

“目前客车自动变速器都是国外产品,采购成本太高。外资品牌客车自动变速器只有将价格尽快降下来,才能在中国客车市场得到较好推广。”张春说。

丹东黄海客车研究院工作人员
期盼自主品牌早日产业化

“丹东黄海选用的自动变速器三分之二都是艾里逊的产品。由于国内客车采购多为‘点菜式’,客车企业都是根据客户要求配装关键零部件总成。采埃孚、艾里逊、福伊特都有适用于不同类型客车的成熟产品。”丹东黄海客车研究院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目前艾里逊市场覆盖面最广,福伊特进入中国客车自动变速器市场比较晚,市场认可度较低,通过使用,我们感觉其产品性能还是不错的。”该人员说。

“国内客车自动变速器市场前景广阔,尤其在公交领域。我们自动挡公交车推出后市场反应非常好,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成本太高,我们也热切期盼国内相关零部件供应商尽快研发出自主品牌客车自动变速器。”该人员说,“自动挡车油耗偏高,比手动挡车型高7%~8%。本土一些企业虽然开发成功客车用AMT,但是目前产品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形成产业化。”

记者观点:

登台唱戏的不该都是洋品牌

近几年,我国客车自动变速器市场发展很快,行业内人士对其市场前景也普遍看好。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以国外客车发展为参考,配装自动变速器是客车升级的必然趋势。自动变速器具有提高乘客乘坐舒适性、降低驾驶员工作强度等诸多优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以人为本理念的逐步深入,国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客车配装自动变速器。其次,政府对推动国内客车自动变速器市场的加速发展作用巨大,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要求部分中高档客车必须配装自动变速器。此外,随着国家公交优先政策的落实,各地公交公司也逐步有能力购买配置更高的公交车。

“蛋糕”越来越大,自动变速器企业当然早已嗅到了商机,纷纷摩拳擦掌、剑拔弩张,一场你争我抢的“大戏”正在上演。但是,我们遗憾地看到,无论是已经在国内客车自动变速器市场站稳脚跟的艾里逊,还是积极采取措施求得突破的采埃孚,又或是想要后来居上、信心十足的福伊特,均是清一色的国际大鳄。与很多产品一样,客车自动变速器这块“蛋糕”依然没有中国企业的份儿。

自动变速器采购成本高,是令国内客车企业一直头疼的问题。目前国内商用车自动变速器的需求量依然较小,短期内国外自动变速器企业在中国建厂生产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诚然,没有实现本土化生产是自动变速器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但是,缺乏自主产品的竞争,恐怕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

目前,国内卡车AMT已经实现量产,部分科研单位和企业正在积极开发客车AMT。虽然卡车AMT要站稳脚跟还有待更进一步的市场检验,客车AMT产品目前也尚不成熟,但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客车企业也都热切期盼国内相关零部件企业能够早日开发出自主品牌的自动变速器产品,即便不能迅速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届时也会对跨国企业带来一定压力,就像中国重汽的EGR发动机对博世、电装高压共轨系统带来压力一样,促使其作相应地价格调整。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