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德国SAS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Wolfgang Braun博士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虽然,全球汽车市场受金融危机拖累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SAS坚信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潜力,扎根中国的长期发展战略不会变化。
以先发优势享誉国际市场
在中国,SAS目前尚不是耳熟能详的公司,可是其母公司法国佛吉亚(Faurecia)和德国大陆(Continental)则都是业界鼎鼎大名的企业,分别位列“2008年全球OEM供应商销售额前50强”的第8位和第3位。1996年,佛吉亚与大陆集团以50:50股比组建了SAS公司,在全球率先开展驾驶舱模块的开发及组装业务,其客户也从最初的大众汽车及斯柯达,迅速覆盖到几乎所有的欧美主流汽车制造商。截至目前,SAS在全球驾驶舱模块业务总量(未含汽车制造商自制模块的数量)中的份额为25%,该比例在欧洲汽车市场上更是高达75%。同时,SAS也是北美汽车公司驾驶舱模块主要供应商之一。2008年,SAS全球销售收入达29亿欧元,交付驾驶舱模块380万台。
德国SAS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Wolfgang Braun博士
据Braun介绍,现代化的驾驶舱模块包括了防火墙与方向盘之间的所有部件,包括仪表板、仪表、空调通风系统、加热器系统、手套箱、安全气囊、空调控制器、驾驶舱横梁及线束等,是汽车中涉及零件数量最多、工程最为复杂的模块之一。对驾驶舱组成零部件实施完整的模块化及排序供货后,不仅有助于整车厂缩短生产线,简化物流管理、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而且还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这也正是SAS业务能够得以持续、快速增长的强力“推进器”。事实上,即便在欧美汽车市场异常低迷的2008年,SAS仍保持了良好的财务状况。
携独到技术服务中国市场
去年年中,SAS正式开拓中国业务,组建了中国业务团队,其中国代表处也于去年11月注册成立。对于进入中国时机是否偏晚的疑问,Braun解释说,SAS并不是传统的零部件供应商,只有模块化供货的市场条件成熟时,SAS在驾驶舱模块领域丰富且成熟的经验,才能“短平快”地发挥用武之地。中国汽车工业经过近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不论是市场规模、技术水平,还是零部件配套体系,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逐步具备了转轨先进的模块化供货的条件,这正是SAS进入中国市场的好时机。此外,虽然是一家欧洲企业,但是SAS已经成功地在巴西、阿根廷、南非及墨西哥等低成本国家开展了业务,并摸索出因地制宜地开发业务、建立合适生产流程的宝贵经验,可确保SAS能“少走弯路”地适应中国业务所需。
Braun表示,模块化并不只是多个零件的“堆积”,只有产生“1+1>2”的聚合效应,才是模块化的真谛。首先,模块由零部件组成,模块供应商必须熟悉这些零部件的技术特性,才能更好地布置装配流程及进行质量控制。佛吉亚和大陆集团可生产驾驶舱模块中80%的零部件,确保了SAS具有了无与伦比的技术底蕴和严格质量监控体系。其次,SAS通过10多年、70多款驾驶舱模块开发及生产的经验积累,具有很强的与汽车制造商同步开发的能力,可为客户提供最优的工程解决方案。另外,SAS还可为汽车制造商提供独到的排序供货(JIS)服务,以支持汽车制造商降低库存成本,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的共线生产模式,并减少物流环节和成本。
Braun说,作为全球最有发展潜力的汽车市场之一,中国也是SAS未来新增业务的重中之重,SAS制定的扎根中国、长期发展的战略,并不局限于在华拓展销售业务,SAS更希望建立本土的研发及物流团队,为SAS的全球业务提供支持,通过中国的采购力量,为SAS的国际工厂提供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的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