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相关产业 > 正文
第七代伊兰特 X S.K.Y天空少年,以"锋芒”对话新青年
作者: 未名 来源: 网友推荐 日期: 2021年6月25日

“流量为王”的时代,流量所拥有巨大威力,在快销品行业已经得到了足够多的验证。花西子、完美日记、喜茶、元气森林短时间崛起的背后,均吃到了流量带来的福利。在汽车圈,虽然流量的带货作用不如快销品般明显,但想要拉近与年轻消费者距离,在“争夺未来”的品牌战中占据先机,那么吸引流量就是车企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
 
而谈及如何快速、高效的吸引流量,签约代言人或和明星合作,是车企的惯用且行之有效的手法,一方面可以借助明星自身的流量和影响力为品牌扩大声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用户对于品牌的认知度,传递品牌价值观,塑造品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成用户的口碑销量的转化。
 
但如何正确选择明星合作?如果正确运用营销手段将明星效应达到最大化?一直是众多车企品牌部门极为焦虑的命题。
 
前不久,北京现代第七代伊兰特与S.K.Y天空少年”男团结为“锋芒挚友”,这一则看似普通的代言,可达成的效果却超出了一个普通汽车明星代言活动的效果。从4月开始到如今,两个多月的时间,通过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北京现代与天空少年团都迎来了话题与关注度的双重增长。并且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入,藉由对自信进取“锋芒”精神的共同演绎,更让粉丝用实实在在的购买力以示认同,在社交平台上接连晒出提车之后的照片。可以说北京现代的这一操作,给国内的汽车界贡献了一个流量营销的经典案例。
 
\
 
选定契合明星,树立年轻化产品形象
作为定位为“数字新生代先锋座驾”的第七代伊兰特,追求个性,勇于展示自我锋芒的年轻人正是其核心用户;而如何更贴近年轻人,除了在产品设计上更符合年轻人口味,其营销形式更要迎合年轻人的喜好。而签约一个具有高流量以及良好形象的代言人,不仅可以让第七代伊兰特更好的可以和年轻人进行沟通,并且也是树立出自己年轻化产品形象、传递产品优势与价值理念的绝佳方式。
 
早在去年,第七代伊兰特就曾与《明日之子》冠军乐团“气运联盟乐团”合作,主动走到年轻人群中去,与用户真正玩在一起。也是基于此次签约,依靠气运联盟乐团的高流量以及正面向上的锋芒形象,第七代伊兰特“锋芒座驾”的产品形象,实现一次完整而全面的展示,同时坚定了北京现代以年轻人喜好对方式,不断对话新青年的营销思路。
 
\
 
第七代伊兰特与S.K.Y天空少年结成“锋芒挚友”,是伊兰特持续年轻化路上的又一次重要行动。出道于成长类综艺节目《少年之名》S.K.Y天空少年,凭借出众的唱跳功底和舞台表现力收获了无数粉丝的支持和喜爱,在他们的身上洋溢着青春活力的“锋芒”。而当有流量、更有实力的S.K.Y天空少年与第七代伊兰特相遇,两者之间可谓“道同契合,锋芒更盛”。他们二者的合作,无疑是第七代伊兰特年轻化“锋芒”标签的再一次强化。
 
\
 
打造宠粉形象,实现粉丝流量引入
在第七代伊兰特与S.K.Y天空少年合作之后的剧情发展,其营销节奏把控也是步步为营。在4月初,北京现代就在官微发布了一张海报,宣布S.K.Y天空少年成为第七代伊兰特的锋芒挚友,随即引来一众粉丝的关注;随后,北京现代顺势而为,发布了一组人车时尚大片,亮眼的造型再一次加深了少年们与第七代伊兰特的组合印象;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汽车圈流行的“共创”玩法,北京现代在这波营销中也是玩的很“6”,S.K.Y天空少年与第七代伊兰特合作的创意视频主题名——《锋芒闪耀 NEW SKY》便是由粉丝投票共创的。
 
\
 
在接下来的行动中,第七代伊兰特更是让粉丝们可以“大快朵颐”,由网易云音乐联合,北京现代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锋芒Live Show,S.K.Y天空少年当晚空降北京798,引得粉丝阵阵欢呼;在活动结束后,北京现代还安排第七代伊兰特作为专属用车,将粉丝送到地铁站,北京现代这一波可谓是成就了当晚车圈最宠粉品牌。
 
\
 
从气运联盟乐团到S.K.Y天空少年,北京现代第七代伊兰特作为为年轻人打造的“数字新生代先锋座驾”,选择目标用户喜爱明星,定制多元内容,精准瞄中营销方向,成功让明星粉丝转化为品牌粉丝,成为第七代伊兰特无形之中的品牌社交资产,也让品牌的认知度逐渐上升,实现明星代言效果最大化。
 
\
 
S.K.Y天空少年与第七代伊兰特此次合作成功后,其品牌年轻化的征程还在继续。作为年轻人的锋芒座驾,相信今后无论是内容输出还是营销玩法都会紧跟年轻、潮流,用实践证明北京现代品牌的年轻化。北京现代第七代伊兰特的下一步动作,值得期待。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Jack)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