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丹麦汽车市场将有大量电动汽车销售。
3月31日,丹麦董氏能源公司与美国PBP(Project Better Place)公司在哥本哈根签订协议,将联合研制电动汽车,供应丹麦市场。
该协议旨在通过大力推广电动车,使丹麦的汽车尾气排放量大幅降低。除研制电动车外,两公司还计划共同在丹麦修建电动汽车充电站及电池更换站。充电站和电池更换站的电力将通过风力获得。
丹麦政府对此计划非常支持,并表示将实施一些相关政策,鼓励居民购买新的电动汽车,比如减少购车时应缴的增值税。
雷诺-日产汽车公司也预计从2011年中期开始,在丹麦市场销售全电动梅甘娜和甘果。在介绍公司研发这两款电动汽车时,公司总裁卡洛斯·戈恩称这种无废气的车为“驾驶乐趣的延伸”。梅甘娜和甘果电动车将使用日产和NEC联合开发的锂离子电池供电。雷诺称,首先会在以色列生产电动版梅甘娜和甘果。
据介绍,电动汽车的销售也将采用新模式,类似于租用。即用户只需支付极少或不支付汽车本身的费用,与运营商签订一份长期合同,交付固定金额的维护及充电费用。
PBP公司主席赛·阿加西相信,将来可建立一个“虚拟油田”,通过适当的基础建设投入,为消费者提供更低的使用成本,让电动汽车在更广泛的范围使用。PBP公司预计丹麦的电动车项目成功运营后,将有更多的地区建立电动汽车网。
丹麦大力推广电动汽车,除了欧洲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环保呼声较高,也出自该国风能电力十分充足的实际。在丹麦旅行,到处可以看到一排排巨大的风力发电塔耸立在原野上、风叶随风旋转的独特景观。
丹麦原本矿藏贫乏,所需煤炭全靠进口,因此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十分重视。其中,风能发电是该国历史悠久、最为成功的产业。早在1891年丹麦就开始风电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石油短缺刺激了丹麦的风电发展。1918年,已有1/4的乡村发电站用的是风能。虽然随着1972年北海油田的开发,丹麦能源实现了自给,并且成为欧洲第三大石油输出国,但丹麦仍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现在,丹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降至较低水平,空气洁净清新。丹麦的人均风力发电量居世界第一,风电装机容量达236.4万千瓦。风能发电已占丹麦风力总量的22%,局部地区高达100%。未来(预计到2030年),丹麦的风能电力将占该国总电力供应量的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