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动微卡批量出口日前实现了零的突破。3月10日,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公司(简称清源公司)首批150辆纯电动微型卡车,在天津港装船发往美国,这是中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微卡首次出口海外。这批车辆将投放美国加州多所大学、电厂以及海军基地等处使用。4月15日,清源公司第二批156辆电动微卡将继续发往美国。
科研成果被美方相中
去年7、8月,清源公司首次研发成功一款纯电动微卡。当时,这款产品只是该公司承担一项国家“863”计划中电动汽车专项课题的研究成果。天津清源电动车公司总经理吴志新等人并没有想到该产品能够在短期内实现商业化。
去年10月,清源公司在美国的独家代理商美国迈尔斯集团主席迈尔斯·罗宾来到天津。此前,这位经销商已经在美国销售了1000多辆来自中国清源的“幸福使者”电动轿车。迈尔斯看到新的电动微卡后,产生了浓厚兴趣,建议清源公司加以改进,批量销往美国。
记者在清源公司采访时,恰巧碰到哈飞汽车工业集团汽车研究发展中心总设计师杨子发一行。据他们介绍,出口美国的清源纯电动微卡,采用的是哈飞锐意车身,为加长驾驶室。在为出口美国的电动汽车选择基础车型时,由于要求选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车型,清源公司董事长赵航等人想到了一直有合作关系的哈飞。这一想法与哈飞不谋而合,双方一接洽,便决定合作开发微卡。
美国市场销量稳定增长
目前,天津清源电动汽车整车产业化示范基地已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建成,并开始小批量生产。该基地具备单班年产2万辆纯电动汽车的能力,超过法国雪铁龙公司(年产3000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基地。
3月31日,记者在示范基地总装车间看到,在第二批出口美国的电动微卡中,已经有近百辆组装完毕,整装待发,其余的正在组装,即将完工。吴志新告诉记者,出口美国的纯电动微卡基本是按照美方要求打造的,该车型最高车速40公里/小时,续驶里程为100公里,可载货0.8吨,采用铅酸电池供电。用户也可选装锂离子电池,价格虽然相对高一些,但续驶里程更长,最高车速能达到70公里/小时。这些车到美国后,主要用于大学校区、大型企业、海军基地、人口相对集中的老城区等对环保要求较高地方的零散物品运输。
根据清源公司与美国代理商的合同和供货计划,到今年6月,清源将向美国提供900多辆纯电动汽车。其中,微卡700多辆,其他为轿车。今年第三季度将提供650辆电动车,其中微卡450辆。今年全年清源电动汽车出口量有望超过2000辆,以电动微卡为主。未来2年,每年出口美国的纯电动微卡有望超过5000辆。
“所有在美国销售的汽车,都必须符合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的相关法规,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也不例外。中国生产的电动车质量、安全性能相当不错,已经在老客户中形成良好口碑。虽然目前销量不是很大,但多数客户有第二次、第三次采购的意向,有的已续了订单,清源电动车正在形成持续销售局面。”当本报记者提出“中国电动车如何才能在北美市场持续销售”的问题时,迈尔斯作出了这样的回答。
迈尔斯告诉记者,去年年底,他曾经购买4辆清源电动微卡作为样车给一些美国客户试乘试驾,很多客户反映不错,并签下订单。随着第一批中国电动微卡在美国投入使用,订单还会增加。
国内市场暂难打开局面
虽然清源电动微卡成功进入北美市场,但在国内市场短时间内还难以打开局面。“从长远看,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在中国,可是目前国内大批量销售纯电动卡车的市场环境尚未成熟。”吴志新说。
究其原因,是未能得到政策的有效支持。记者了解到,虽然此前国家发改委颁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但相关细则至今仍未出台,也没有给纯电动汽车批公告。尽管清源公司在美国已经注册了汽车制造商资质,电动微卡也在美国获得了销售权,但在国内,因为尚未获得生产资质及产品公告,无法销售、上牌照。
电动微卡暂时难在国内销售,另一个原因是售价偏高。现在,清源出口美国的电动微卡售价1万多美元(配置不同,价格有差别),折合成人民币,配置较低的售价在7万多元,这一售价超出了国内普通轻卡用户的心理承受范围。不过,车辆成本有很大压缩空间。吴志新告诉记者,国内很多客户不要求加装空调,驾驶室可以换成单排的,电池可选配相对便宜的,这样可把售价降低到5万多元人民币。另外,随着批量的增加和技术进步,成本还会有下降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