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地的市场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饱和状态,但全球汽车产量仍在继续增长,并预计将从2005年的6300万辆增加到2013年的7400万辆。而巴西、中国、印度和俄罗斯这四个主要新兴国家的全球汽车产量份额将从现在的14%增长到2013年的20%。
在这几个和其它新兴市场上,较少附加功能、电子电气功能简单的低成本汽车将取得很高的增长速率。它们采用的电子设备大约相当于15年前的欧洲中级车水平。当今典型的车身电子功能包括:防夹手电动车窗、超声波泊车辅助系统、照明管理、遥控中央门锁系统、发动机防盗锁止系统或风挡雨刷。
这些车身电子功能的控制设备需要具备很高的灵活度和可升级性。一方面,汽车制造商和它们的供应商必须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做出快速的反应;另一方面,低成本汽车的装备功能取决于各个市场的需求,并且根据出口国家的不同,其相互之间差异也很大。此外,成本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大陆集团位于上海的车身电子系统部门的工程师们开发出了一种专门针对新兴国家市场的全新控制单元:经济型车身控制器。它替代了诸如方向灯、间隔雨刷等功能之前所需的独立中继设备。经济型车身控制器将于2008年底首次应用于汽车的标准化生产中,该汽车制造商是来自中国的吉利。其它亚洲汽车制造商的生产计划也已经在酝酿之中。
出于成本的考虑,只有在至少80%的低成本汽车都有的功能才被整合入了基本功能控制单元。而需求并不高的功能则整合入了独立部件的电子架构之中。该控制单元同样在其软件结构中提供了整合的可能性,所以它也能后期再加入新的功能。硬件也按照相似的原则设计。例如,此系统不再含有任何很少用到的组件。该控制单元紧跟市场需求而设计,并经过成本优化。
经济型车身控制器的设计总是取决于汽车装备的功能和汽车制造商定义的技术规格。大陆集团和各汽车制造商携手合作来设计量身定做的控制单元,严格按照需求提供标准化的功能和硬件组件。如需要对某一标准功能进行修改,那么整个零件都将被更换掉。新的组件含有新版本的标准功能,或是进一步扩展了其它功能的标准功能。功能要求的细微不同则可以通过更改功能组件的参数实现。
通过这种方法,汽车可以迅速调整以适应海外出口市场的要求。为了应对当地市场激烈的价格战,产品功能的范围会有所缩减,或是比欧洲版本的功能要简化一些。通过与其它控制设备(例如组合仪表或引擎)组合起来,经济型车身控制器能够提供低成本的整体解决方案。
当然,大陆集团全新的经济型车身控制器在品质上不会有任何妥协。所有的软件功能和硬件组件都符合公司的全球质量准则。通过在大客户市场地区聘用当地的工程师,并让他们在产品开发早期便参与其中,大陆集团保证了目标针对性极强的研发过程。具备广泛专业技能的专门团队直接负责针对新关键市场的产品研发。这样工程师们就能从公司内部全球共享的专业知识中获益。这种方式保证了更近的沟通、速度、和投产准备状态,而在12个月内完成投产准备已经成为了一个规定。
总而言之,大陆集团并不向汽车制造商们提供已经完全定义的产品,尤其是在车身电子领域,它提供的是包括系统整合在内的各种可扩展解决方案。对于经济型车身控制器来说,其决不妥协的成本优化整体架构虽然是重中之重,但其灵活度、可升级性、功能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却并未被忽略。通过这种策略,大陆集团能在新兴国家以最低廉的价格提供质量最好、设计理念最优秀的电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