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年内,政府将出资100亿元,用于汽车行业技术改造,这给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和专用零部件开发带来了契机。
国内30余家企业展开市场争夺
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专注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集成和控制集成开发,依靠上汽技术中心整车开发能力,紧密联合上汽零部件供应体系,进行电驱动变速器开发,打造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驱变速器开发、生产和应用体系。同时,通过广泛合作,开发电池系统和其他配套零部件。
宇通专门成立三支专业团队,研究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其一是电控零部件开发团队,负责新能源电控系统开发。当前,这支团队已完成电控模块成型产品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二是控制策略团队,由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确保新能源客车各个零部件在不同工作时间保持最佳运行状态。其三是电驱动零部件开发团队,担负着与院校合作的重任。近两年来,这支团队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不断扩大技术合作范围。
北京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工程基地以福田为依托,总投资50亿元,具有年产各类替代能源和新能源客车5000辆、高效节能发动机40万台的能力,拥有清洁能源、替代能源和新能源技术,建成混合动力、纯电动、氢燃料和高效节能发动机四大核心设计制造工程中心。
江苏新源动力有限公司致力于建设中国第一个氢燃料电池产业化基地,成为中国推动氢燃料电池向产业化发展的先导企业。
有关专家指出:“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必将为中国汽车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从根本上说,新能源汽车开发就是关键零部件开发。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争夺战中,谁率先在关键零部件技术开发方面取得突破,谁就会成为强势力量,赢得主动权。”
关键零部件技术开发如何取得突破
有关专家认为,新能源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合作很重要。关键零部件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要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整车企业就必须与零部件企业携手并进。
过去,许多整车企业不支持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自主开发,没有为中国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提供配套机会,一味引进国外零部件技术和产品,导致中国汽车零部件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因此,中国汽车工业特别是轿车工业对国外技术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陷入“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怪圈。在发展新能源汽车过程中,国内有关方面务必汲取这个沉痛的教训,千万不要忘记过去的伤痛。
如果新能源整车企业不给中国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提供配套机会,那么,中国就不可能实现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自主开发,就会在新能源汽车开发方面陷入“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投资就不可能如愿以偿。
应当强力推行问责制
既然国家为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投入巨资,那么,有关部门就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或督促新能源整车企业为中国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提供配套机会,支持中国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提高开发生产能力。在这方面,国家应当强力推行问责制。
只要新能源整车企业与中国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形成合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就会掌握主动权,就不会落后于外国。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政策研究会副主任陈炳炎说:“传统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国都把新能源汽车摆在重要位置。新能源汽车的开发、试验、生产、销售和推广应用,离不开政府支持。也就是说,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都需要政府支持。这需要建立和完善一套相应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