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并决定从7月1日起实施。对于新能源汽车这个“决定未来世界汽车行业竞争格局”、充满活力的汽车产品,《规则》中处处体现鼓励和呵护,意在为其实现产业化打开通道。
《规则》的最大特点是对新能源汽车实行分期管理,不同阶段的产品可以不同程度地实现产业化。
《规则》对混合动力乘用车、混合动力商用车、纯电动乘用车、纯电动商用车、燃料电池乘用车/商用车、氢发动机汽车和二甲醚汽车等7大类、25种新能源汽车进行了技术阶段划分。针对新能源汽车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多样性,根据新能源汽车整车、系统及关键总成技术成熟程度、国家和行业标准完善程度以及产业化程度的不同,将新能源汽车分为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不同的技术阶段,分别实施不同的管理制度,并在条件成熟时重新调整技术阶段的划分。
《规则》在允许起步期和发展期的新能源汽车实现小批量和批量生产的同时,规定这两个阶段的产品只能在批准的区域、范围期限和条件下进行示范运行,对全部起步期产品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至少对20%的发展期产品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对成熟期的产品视同常规汽车产品管理。
《规则》落实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政策,并在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优化政策环境等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就在《规则》发布几天后,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北京就新能源汽车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强调要加快实现新能源汽车在技术上的超越和产业上的跨越。业内人士分析,与《规则》相关的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支持政策也将很快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