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电子器材总公司、上海市汽车工程学会和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共同主办的2009第七届汽车电子论坛在上海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新能源——中国汽车的崛起之路”。来自高校的专家和著名汽车电子企业的代表纷纷就此发表演讲,展示了国际新能源汽车电子的研发水平以及我国的研究进展。此外,各位演讲人士为自主品牌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研发新能源汽车产品建言献策,指出了需要注意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芯片要具有高可靠性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不仅需要更多的芯片,而且对芯片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承受高温、高强度机械振动等恶劣环境外,新能源汽车应用的芯片还要具有高可靠性。对于芯片企业来说,这是严峻的考验,更是难得的机遇。
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汽车电子总监刘鲁伟说:“芯片的可靠性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消费者不能接受因为小小芯片的故障导致整车瘫痪,整车企业不能接受由于小小芯片的故障影响品牌的美誉度。因此,新能源汽车必须使用高质量的芯片。”
汽车应用的芯片有两种:一种是价格较为低廉的工业芯片,另一种是价格较高的专门为汽车研发的芯片。这两种芯片的可靠性有一定差距。
刘鲁伟表示,一般来说,芯片产品要经过多项测试,虽然工业芯片和汽车芯片的测试项目基本相同,但是测试次数有较大的差别。比如,在热冲击测试中,每个工业芯片只需经过50次试验,而每个汽车芯片要经过1000次试验,是工业芯片的20倍。在热循环试验中,每个工业芯片需经过5000次试验,而汽车芯片要经过1万次试验。因此,汽车芯片的可靠性普遍高于工业芯片。
“为了追求高可靠性,生产中高档轿车的企业目前基本采购汽车芯片,而有些生产低档次汽车的企业依然采购工业芯片。”
刘鲁伟说:“为了确保新能源汽车可靠运行,希望自主品牌整车企业采购汽车芯片。”
要攻破电池管理系统难关
为了更好地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国家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掌握新能源汽车用发动机和动力模块(电机、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等)的优化设计技术、规模生产工艺和成本控制技术。从此,“三电”成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重点。
很多人认为,在“三电”中,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大障碍。可是,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车载电源研究室主任魏学哲认为,虽然我国电池的性能与国外有一定差距,但是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差。我国电池行业已经具备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在混合动力汽车上的应用基础。
“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难点是电池管理系统。”魏学哲介绍说,电池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对电池进行评价、管理和保护,它的作用很大。一方面,电池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池的工作参数,确保电池安全运行,避免因电池过度充电、放电或过热,发生起火、爆炸等事故。另一方面,电池管理系统通过对电池工作参数的监测和对电池状态的估计,可以使每节电池都处于最佳工作状态,避免某节电池寿命衰竭,导致整个电池组无法工作。
论坛结束后,本报记者对魏学哲进行了独家专访。魏学哲说:“国内电池管理系统发展缓慢,主要在于缺少整车企业的支持。研发电池管理系统,不仅需要整车企业提供台架试验,而且需要他们帮助完成电池管理系统的长期随车测试。没有整车企业配合,电池管理系统无法走向成熟。”
专用发动机管理系统仍是“短板”
新能源汽车的种类很多,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发动机管理系统研发负责人何海博士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混合动力汽车走在产业化的最前列。发动机管理系统作为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可依然是国内相关企业研发混合动力汽车的“短板”。
据介绍,混合动力汽车的起停、安全监控、车载诊断等功能对发动机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重新调节燃油系统、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何海解释说:“对于混合动力发动机管理系统来说,在燃油系统方面,需要重新设定喷油量等参数。在进气系统方面,需要重新设定进气量,并增加怠速节气门控制。在排气系统方面,主要加强对排气温度的检测。”
记者了解到,联合电子公司曾对思域1.7L混合动力轿车进行了相关测试,结果显示通过发动机管理系统对发动机的优化,在城市路况下,这款车可以节油14%,在高速路况下可以节油8%。
何海呼吁:“优化发动机控制系统,对混合动力燃油经济性作用很大。希望各家整车企业在研发混合动力汽车时,要采用专用发动机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