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球汽车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表现及其低迷。北美汽车巨头通用和克莱斯勒轰然倒地纷纷申请破产保护;欧洲、日本的汽车制造商也正经历着大规模的衰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市场在政府的多项刺激政策下逆势上行,大有风景这边独好的态势。在传统汽车行业受到重创的同时,各国都加大了电动汽车的研发,以求得新的突破。如通用汽车开发的雪佛兰Volt、雷诺-日产的LEAF, 三菱的i-MiEV和丰田的plug-in Prius等。中国自主品牌也不甘落后,电动轿车领跑者比亚迪F3DM已开始交付使用,从而拉开了电动轿车商业化的大幕。然而站在全球汽车工业即将展开的新一轮改革的大趋势前,中国企业如何抢占炙手可热的电动汽车的制高点,摆脱传统内燃机引擎技术上落后于西方强国的现状,成为中国汽车厂家和相关零部件企业关注的热点,这也为汽车产业新一轮的投资带来了众多机会。
Frost & Sullivan将电动汽车分为四类,分别是小型电动车(Neighborhood Electric Vehicle, NEV ), 城市电动车(City Electric Vehicle, CEV), 插电式混合动力(Plug-in Electric Vehicle, PHEV)和高性能电动车(High Performance Electric Vehicle, HPEV)。 从全球来看,电动汽车产业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现阶段主要是一些二线OEM。如生产小型电动车(NEV)的有GEM, REVA,和ZENN等;也有生产高性能电动车(HPEV)的代表, 如Tesla, Fiskers等。当传统OEM真正进入这一市场后,电动汽车市场将迎来一轮高速的发展。Frost & Sullivan预测,到2015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会达到122万辆, 其中60%的销量来自于城市电动车(C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
电动汽车由于需要依靠电池充电提供动力,因此与传统汽车产业相比,整个价值链中除了传统的整车,零部件企业,还有像充电站,电力公司等新兴参与者的加入。这就为整个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机会。
首先从整车层面来看,在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支持下,本土整车企业已经积极的开始了电动汽车商业化的道路,如比亚迪,上海汽车等。但Frost & Sullivan认为,中国不仅应培养本土电动汽车市场的需求,更应该致力于打造全球的电动汽车生产中心。受到电动汽车高成本售价贵、消费者认识度相对较低以及充电站设施建造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本土市场需求的建立将会是一个长期培育的过程。放眼全球,各大OEM产商和窥视电动汽车大蛋糕的新军,对于电动汽车的研发及商业化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这一需求必将为中国这样一个汽车制造大国带来机遇。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的一些企业已经觅得了这一机会,如哈飞汽车和天津清源为美国Coda和Miles Electric Vehicle代工生产电动汽车出口到美国。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应该寻求从全球生产中心和本土消费市场培养并举的道路上,而不应该盲目地追求国内市场容量的扩大。
从零部件层面来看,在电动汽车主要一级供应商零部件有电池、驱动电机和电控系统。
假设每台电动车平均配备的电池容量达到24Kwh,2015年122万辆电动车的销量将需要2.3亿的电池单元,这使得动力电池作为核心部件被企业和投资者看好。电动汽车电池可以选用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和超级电容等。在现阶段铅酸类电池技术已经成熟,但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偏低,不适合电动汽车的应用。镍氢电池已广泛的在Prius等一系列混合动力车上应用,且可靠性也得到了保证。但与混合动力车内燃机为主,电池回收能量驱动电动机为辅不同,纯电动汽车以外接电源充电为主,因此探索能够提供更长行驶能力的储能设备是电动车产业发展的重点。锂电池是业内公认的发展方向。锂电池与其它类型的电池相比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要高20%-25%左右。目前锂电池的发展方向也有磷酸铁锂电池,沽酸锂和锰酸锂等。目前,以松下、LG化学、NEC等日韩企业为代表的正在积极开发电动车锰酸锂电池;而以Asystem123和比亚迪发展方向是磷酸铁锂。必须指出,专供电动车的锂电池在安全性,稳定性,生产成本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业内专家认为现在的电池理论已经使电池技术的发展达到一种极限,我们应该有发现“超导体”的思维,对于电池技术换一种思维去架构新的理论才有可能突破。综合能量密度、功率密度、低温表现、生命周期和成本等因素考虑,锰酸锂和磷酸铁锂电池会在纯电动车有较好的机会。
驱动电机是纯电动车的主要驱动装置。从技术的角度来,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交流感应电机、永磁电机、支流无刷电机。交流感应电机成本低,可靠性高,但效率较低。永磁电机结构紧凑,效率高;缺点是永磁材料成本高。支流无刷扭矩和功率在较大转速范围内稳定、控制简单,但同样有成本高的问题。综合各种电机的优劣势来看,永磁电机略有优势,广泛应用于绝大多数OEM企业。从今后电动车的发展来看,四轮独立电驱动模块(Electric Corner Modules, ECM)将引领电机发展的前沿。电动汽车四轮独立驱动系统是利用四个独立控制的电动机分别驱动汽车的四个车轮,车轮之间没有机械传动环节。四轮独立驱动技术则可使电动汽车底盘实现电子化,主动化,大大提高电动汽车的性能。使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丰田的Prius和奔驰的AMG SLS可能会在2012年率先使用这一技术,其它OEM如通用、本田、三菱, 轮胎制造商米奇林,普里斯通也都在开发这一领域。对于电机制造商来说,投资和开发四轮独立驱动技术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但必须指出的是投资成本和周期都是需要谨慎考虑的因素。
电控系统主要包括电控单元、变频器、逆变器,电源管理系统等。这一领域现在被国外零部件厂商如博士、大陆,日立等供应商所垄断。国内尽管有很多电器企业,但对于应用在电动汽车上的电控系统都缺乏技术和经验。
Frost & Sullivan 认为,电动车的投资机会不局限于整车和零部件,电动汽车需要充电续航,充电站和电力的供应必须都到保障。而且今后的充电站将会向服务多元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充电站不仅提供简单得充电功能,并能为客户提供如电池监测、车辆实时检测等附加功能,因此在基础设施方面有着大量的机会。一方面,大规模的充电站建设电缆对耦、交流/支流逆变器、断路保护器、输电线路配件等有着大量需求。同时将来的智能充电可以使用户停车充电时,告诉用户充电需要多长时间,花多长时间可以充满一定的电量;当充电满了以后(到用户预设的充电幅度),可以自动通知用户。充电时无须用户值守。用户可以设定充电幅度;此外提供多种支付方式,让用户可以灵活地自助付费,无须人工收费,以便节省时间。这样的充电站对无线射频技术(RFID)、智能卡(smart card),智能电表(smart meter), LCD显示屏会有着大量的需求。
总而言之,电动车产业与传统汽车产业不同,涉及到化工、能源、信息技术等产业。只有充分利用和协调所涉及的产业,才能使电动车产业有一个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