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上海中科深江电动汽车产业合作会议暨中科力帆揭牌仪式举行后,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请他谈了中科院发展电动汽车的规划以及对目前电动汽车市场的看法。
《中国汽车报》: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最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基于什么样的考虑,涉足电动车的研发?
樊建平:电动汽车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新型产业。传统汽车企业虽然也在搞电动车,但其最主要的利益仍然在于传统内燃机汽车,发展电动车和汽车企业现有产品存在利益冲突。所以中国科学院作为掌握大量核心科技的研究机构,有责任引领产业的发展,起到火车头的作用。之所以没有选择混合动力,是因为中科院需要项目有一定超前性,直接越过混合动力阶段,主攻纯电动车型。
回顾这些年新技术的发展,中科院错过了3大发展机遇。一个是PC个人电脑,一个是互联网,还有一个是手机移动通信。在这三方面,中科院都有很强的技术实力,却没有抓住市场机遇,虽然在个人电脑方面,中科院孕育了联想,但这也不是主动出击的结果。现在院领导看到电动汽车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后,对这方面的支持力度非常大。
《中国汽车报》:中科院在研究电动车方面的技术实力和优势在哪里?水平如何?
樊建平:电动车最主要的核心技术难点有三大部分:电池、电机和整车控制系统。有人说电池是电动车最大的技术难点,我不这样认为。各种工业品种,不仅汽车使用电池,电动摩托车、电脑、手机等很多领域都要用,国内生产电池的企业已经有几百家,多一家少一家并没有太大影响,所以这不是中科院的重点。电池的能源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和车用电机技术国内都很弱,这正是发挥中科院优势的地方。中科院有几十个研究所,覆盖了研究电动车核心技术所需的材料、电子、机械动力等各个领域,并且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和新技术在实验室等待转化,这个优势是任何企业无法比拟的。
《中国汽车报》:中科院电动汽车研究中心的近期目标和远期规划是什么?
樊建平:首先我们已经研制出适合电动汽车使用的永磁高效电机和整车控制系统,其中包括电池的能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系统。利用这些产品,我们已经开发出警用巡逻车、环卫洒水车和机场贵宾摆渡车等电动汽车,并将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投入运营。到年底,我们希望有重型商用车合作企业出现,进一步丰富产品线。
下一步,我们的开发重点将集中在轮毂电机,单个车轮最大驱动能力可达59kW,这将为未来电动汽车的开发提供极大的想象空间。此外,我们也在整车轻量化设计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开发,利用镁合金、碳纤维等材料,降低车内零部件和车身的重量。特别是高强度碳纤维技术,不仅能够降低车重减少能源消耗,间接减少碳排放,同时也是一种碳固定载体。
技术像水果,不吃就会烂掉,绝对不会增值。对于电动汽车长远来看,很多情况都是未知的。如同10多年前很难想象,笔记本电脑会如此高性能,手机变得越来越像一张卡片。未来的电动汽车也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变成什么样是未知的。不用多久,新的电动汽车就会推翻现有汽车的形态,也许3年后的新产品就将成为现在汽车的终结者。科技创新是没有框架的,未来的电动车,不一定是4个轮子,从1个轮子到8个轮子都有可能。如果无线充电技术取得突破,谁能保证电动车不会飞起来呢?
《中国汽车报》:您曾经主持过曙光系列大型计算机的研制工作,在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那么在您看来,发展电动汽车的难点在哪儿?如何看待现有汽车企业的竞争和未来的市场前景?
樊建平:已经在传统汽车领域获得成功的企业,面对未来电动汽车翻天覆地的变化,打破现有的思维是很难的。如同做大型计算机的IBM在个人电脑上的失败,做软件的微软在互联网时代被甩开,传统汽车企业,也很难把握电动车的发展。用传统汽车时代的思维来考虑电动车,禁锢太多。现在中科院进入这一领域没有包袱,直接切入。既不是收复失地,也不是引进消化吸收,而是自己来培育一条新的产业链,培育新的市场。
创造新的产业,最大的阻力来源于现有的既得利益者。不仅是汽车,转基因食品等众多领域都面临这一问题。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例子是白炽灯企业为了阻止日光灯的推广,收购了日光灯的专利后将其束之高阁。然而就像胶片企业企图阻止数码相机的发展一样,最终新技术都将取代老技术,技术是在破坏性创新中进步的。人类的几千年文明,一直是在不断替代中创新,很多困难远比电动车面临的还要大得多。
现在电动汽车要加快发展,政府要主动培育这一市场,市场打开了,企业就有了生命力,就可以不断改进和提升。等到那时候,别人引进我们的技术来消化吸收,或者我们干脆外包让别人贴牌生产,直接赚取品牌和技术带来的高额利润,这远比政府投入资金引进技术来消化吸收要划算的多。
相关报道:
中科院电动车项目产业化取得重大突破
3月16日上午,“上海中科深江电动汽车产业合作会议暨中科力帆揭牌仪式”在上海嘉定工业区举行,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的有关领导出席了此次会议。
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科研机构,是中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2008年12月,中国科学院正式启动了电动汽车行动计划,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作为中科院电动汽车相关技术的产业化平台以及中国科学院电动汽车研发中心的依托单位,也于2009年7月在上海嘉定区注册成立。
仪式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江绵恒指出:“中科院是国家主要的科技力量,研发电动车是为了实现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引导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实践。”
通过充分挖掘和整合中科院旗下科研资源,中科深江在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快速突破。在核心技术方面,完成了20kW和50kW高效、高可靠电机驱动系统,高安全、长寿命动力电池系统,电动汽车用单速比减速器及两挡AMT变速器,整车控制系统及智能仪表等系统和多项零部件的研制。
中科深江开发的电动LF620作为纯电动警务巡逻车、电动高压清洗车作为纯电动环卫车已经纳入《上海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实施方案》,并将在上海世博会期间示范运行,此外,纯电动VIP中巴车也将于近期交付上海机场集团示范运行。
现在,上海中科力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科学院电动汽车研发中心工作已从研发阶段迈向产业合作推广阶段。
作为中科院电动汽车项目的合作企业,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说:“这次合作,对中科深江来说可能只是产业化合作中的一个小项目,但对力帆来说,电动车是关系到未来生死存亡的重要产品。民营企业是草根,但野草生命力强,有了结合中科院技术实力研发的高水平和高性价比产品,野草也能漫山遍野。”
为了鼓励更多企业参与推动电动汽车的产业化,江绵恒还表示:“搞电动车最大的阻力是来自既得利益集团。虽然我们不能和这些大公司正面较量,但可以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游击战术,最终冲破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如果说民营汽车是野草,那中科院就是点燃野草的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