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电子 > 正文
美日欧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走向
作者: 陈柳钦 来源: 汽车与配件 日期: 2011年第24期

随着全球能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与应用问题已成为各国汽车工业积极探索的焦点。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技术高度重视,从汽车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的战略出发,颁布制定了优惠的政策措施,积极促进本国新能源汽车工业发展,以提升本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在全球汽车工业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美国

2007年1月24日,前美国总统布什发表国情咨文,宣布了替代能源和节能政策,提出美国应努力在未来十年之内将汽油使用量降低20%,这样美国就能将从中东进口石油的量削减四分之三,其中有15%(350亿加仑)是通过利用可再生燃料以及其它替代燃料实现的。2007年4月,布什政府公布了标准,以鼓励在美国的机动车燃料中混入可再生燃料。基于这一标准,2007年要求美国汽车能耗的4%必须是可再生燃料,比如由谷物提炼的乙醇,总量大约为47亿加仑。这一标准值将逐年上升,至2012年将达到75亿加仑;同时政府也对生产燃料乙醇制定了优惠政策。

近几年美国政府在研发领域的投入重点开始转向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某些代用燃料汽车。2008年混合动力汽车销售32万辆,占美国汽车总销量比例2.3%左右。虽然美国是混合动力车全球销量最大的国家,但混合动力车在美国的汽车销量占有比例相当低。2008年12月,14家美国电池和先进材料企业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的支持下,成立了先进交通运输用电池生产国家联盟,以提高美国车用锂离子电池制造实力。

奥巴马总统上任后,通过制定进一步严格的汽车燃油排放标准和新能源汽车政策、以及通过政府采购节能汽车、消费者购买节能汽车减税、设立新能源汽车的政府资助项目、投资促进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等策略进一步推动汽车产品朝着“小型化”和“低能耗”的方向发展。奥巴马2009年4月初曾表示,联邦政府将购买由美国三大汽车厂商制造的1.76万辆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节能汽车。奥巴马的燃油限制和新能源政策为美国汽车业明确了方向,企业则加快自主研发。

2009年7月,美国能源部宣布250亿美元先进汽车技术贷款项目的首批拨发情况,向福特、日产和特斯拉发放80亿美元低息贷款,支持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柴油车的发展。2009年9月,美国总统执行办公室、国家经济委员会和科技政策办公室联合发布《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明确提出拨款20亿美元,支持汽车电池技术等的研发和配件产业的发展,尽快生产出全球最轻便、最廉价和最大功效的汽车电池,使美国电动汽车、生物燃料和先进燃烧技术等站在世界前沿。该文还提出,为鼓励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美国政府将提供总额高达7500亿美元的税收抵免。

奥巴马把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作为刺激经济和拯救汽车业的一张王牌。在他的倡导下,联邦政府为推进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计划,在短短几个月内紧锣密鼓地出台了一系列强力措施,斥资140亿美元支持动力电池、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其中4亿美元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消费者购车可以享受7500美元的税收抵扣和政府采购。美国还设立了一个总量为250亿美元的基金,以低息贷款方式支持厂商对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目标是每年汽车燃油经济性提高一倍。预计到2012年,美国联邦政府购车中一半是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或纯电动汽车,到2015年,美国本土将有1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投入使用。这一揽子计划形成了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化的第一推动力。

日本

目前,日本已经在普及混合动力系统的低燃耗、低排放和改进行驶性能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在全球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最典型的就是丰田Prius、本田Insight,它们不仅在日本国内热销,在国际市场上也令其他厂商望其项背。日本为攻克电池方面的关键性技术,已建立了开发高性能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的最大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该联盟包括丰田、日产等汽车企业,三洋电机等电机、电池生产企业以及京都大学等著名学府及研究机构,共22家成员单位。该联盟单位每家出50名以上专业人员从事合作研究,开发企业需要的基础技术。日本政府计划七年内对此项目投入210亿日元,通过开发高性能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在2020年前,将日本电动车一次充电的续驶里程增加三倍以上。

为推进新能源汽车以及环保汽车,日本从2009年4月1日起实施“绿色税制”,它的适用对象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清洁柴油车、天然气车以及获得认定的低排放且燃油消耗量低的车辆。前3类车被日本政府定义为“下一代汽车”,购买这类车可享受免除多种税赋优惠。例如,混合动力普锐斯(Prius)可以享受到的最高优惠为:免除新车100%的重量税和取得税;个别车辆还有50%自动车税的减免;其次就是补助金的优惠。丰田在日本本土销售的车型中,目前已经有5款混合动力的新能源汽车可以享受这样的优惠。借由丰田混合动力车型普锐斯的经验,日本汽车业在电动车等新能源车领域已狠下工夫。联合国有关机构在2010年3月重新修订了汽车的世界标准,就混合动力车和电动汽车设立全球统一安全标准,而丰田普锐斯和本田Insight的技术规范可能成为世界标准。

此外,日本实施低排放车认定制度。消费者可根据所购车辆的排放水平享受不同的减税待遇,购置以天然气为燃料或混合动力车等低公害车辆的地方公共团体,还可得到政府的补助金。日本媒体把2010年称为电动汽车革命之年,在这一年,从“汽油车转向电动汽车的革命已经开始”。

到2020年日本将把电动汽车的年销量提高到8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的年销量提高到120万辆。为促进混合动力车、电动车产业发展,尤其是其核心技术——锂电池研发,日本经产省所属的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成立了“ALL Japan”体制。除丰田、日产等多家汽车厂商外,三洋电机等电池企业及研究机构共同参与,对新一代锂电池技术进行攻关,预计2015年混合动力汽车成本降至目前的六分之一,2020年单次充电可行驶距离增加3倍。

英国

英国政府向“低碳汽车项目”投资3亿英镑以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2007年修改汽车保有税税制,在征收车辆保有税时,按单位距离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有区别地征税,低公害车辆优惠税率为零,高公害车辆可达到30%;对于新购电动汽车,根据CO2的排放量分级征税,排放越少征税越少。英国政府在2010年度预算案中提出“绿色复苏”计划。其核心是挑选2~3个城市作为仅适用电动汽车的纯绿色城市,重点推动普及电动汽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充电网络,保证电动汽车能在路边充电站及时充电;为放弃污染较高旧车、购买清洁能源车的消费者,提供每车2000英镑的补贴。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的先导计划是,到2015年推广使用24万辆各种类型的电动汽车,并需要对电动汽车进行补贴,在2014年前每辆车补贴5000英镑。英国交通部2010年3月发布私人购买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补贴细则,该项补贴于2011年1月起到2014年,期间总共安排2.3亿英镑,单车补贴额度大约为车辆推荐售价的25%,但不超过5000英镑(7600美元);英国政府还启动了总额3000万英镑(4600万美元)的充电站补助项目,又叫“插电区域”,首批城市包括伦敦、米尔顿、东北,未来三年三座城市间将建11000个充电桩。

法国

法国政府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按所购买新车的CO2排放量多少,对车主给予相应的现金“奖罚”,以鼓励购买低排量环保车型;2008年10月总统萨科齐宣布政府将投入4亿欧元,用于研发和制造清洁能源汽车;法国还采取配套措施,保证电动车等环保汽车的顺利运行,如在工作场所、超市和住宅区等大幅增加充电站的数量,从而使充电如同加油一样便捷;法国政府2009年10月1日公布了旨在发展电动车和充电式混合动力车的计划,最终目标是在2020年前生产2007辆清洁能源汽车。

德国

早在2007年,德国政府就已经把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也就是锂离子电池作为攻坚项目列入到“高科技战略”之中。2008年6月,德国政府与大众汽车以及能源供应商EON等工业巨头联合公布了一项混合动力汽车发展计划。

德国政府拨出1500万欧元的项目资金用于该项计划:包括在未来4年内研发推出使用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的充电电池,开发出更先进的车用电池等目标。2009年初,在德国政府通过的5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的5亿欧元用于发展电动汽车,其中1.7亿欧元用于支持研发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电池。而开发新的电池技术、其他混合动力驱动技术和燃料电池技术将获得低息贷款和补助金。通过不同方案、不同机构推动建立高效的“汽车充电站”。德国政府于2009年8月颁布了“国家电动汽车发展计划”,目标是至2020年使德国拥有100万辆电动汽车。

另外,德国的石油税收法中对汽车替代燃料实施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到2020年时将达到50亿欧元。

其他欧洲国家

2008年3月,瑞典工业部、环境部联合投入6200万瑞典克朗(约合1000万美元)支持瑞典相关机构与萨博轿车、沃尔沃轿车、大瀑布电力公司(Vattenfall)、ETC公司等联合开发可直接连接电源充电的下一代混合动力环保汽车。

荷兰在商用车领域,为了激励用户购买达到欧Ⅴ标准或者更加严格的增强型环境友好汽车标准(EEV)的汽车,为此政府计划投入700万~4400万欧元的补贴。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