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顿2004年在华战果丰硕,业内或应对其重新审视!
“2004年是伊顿车辆集团亚太区业绩增长最快的一年,增长了30%左右;主要的增长来自于中国,关键因素就是中国区混合动力系统销量的大幅增长。”12月10日,伊顿车辆集团亚太区市场销售总监周世意坐在亚太区总部的会议室,向方得网记者谈起了伊顿近年在华的战略调整,及他对伊顿在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些观点。
伊顿车辆集团亚太区市场销售总监周世意
伊顿2004年到底在中国取得了什么样的业绩?为何其混动系统的销量会大幅增长?其未来又打算如何在中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开拓出更大空间呢?
2014年战果?
采访前,周世意首先总结了伊顿今年在华业绩,“2014年,伊顿混动系统在中国销售了近3000套(插电式2000多套),超过此前数年的市场累计销量(2014年前市场保有量约2500套)。”
与之相对的是,2014年1-11月工信部数据显示,国内插电式与非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的产量已过万,全年有望实现1.2万-1.3万辆的产销。也就是说,伊顿在中国销出的3000套混动系统,占到该细分市场份额的23-25%左右,近1/4天下。
伊顿与上海电驱动合作开发的混动系统
背后隐藏着的更大困难是,原先使用伊顿混动系统的宇通客车等企业,近年纷纷开始自主研发,不再对外采购混动系统。也就是说,伊顿失去了宇通客车等不少大客户后,仅要保持住原有销量就十分不易,而要做到销量大增更是挑战重重。
周世意还通过投影仪展示了其在PPT中罗列出的一系列数字:“伊顿混动系统在全国40多个城市的公交公司中运行使用,累计行驶里程超过2亿公里,节油率超过20%,车辆出勤率与传统柴油车或天然气车没有差别。”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伊顿在中国混合动力客车配套市场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市场应用,诸多城市的公交公司对伊顿系统有较高认可。
同样,2014年的战果,也奠定了中国市场在伊顿的地位。“截至2014年11月,伊顿混动系统在中国的保有量已超过5500套(其全球保有量为9000多套),占了全球销量六成。”在周世意看来,中国市场对于伊顿未来发展会起到非常关键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市场。
谈增长原因,就要先来看一看伊顿这几年在中国的表现。
事实上,伊顿的混动系统产品,在“十城千辆”示范工程、及扩大推广5000辆的工程中,其销量并不显眼,但此前曾一度占据了国内该细分市场一半以上份额,包括宇通、中通、福田等国内主流客车企业均首选使用伊顿系统。
上海新投放的非插电混合动力公交车,采用的是伊顿系统
为何曾快人一步后,又再落人之后呢?伊顿(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黄高成表示,“我们前几年受到了国内政策调整的影响,其市场份额大幅下降。国家2009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颁布的新政策,更偏向于本土关键零部件商,对我们很不利。”
他所指的政策,也就是工信部于2009年6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要求新能源汽车企业必须至少掌握新能源汽车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及控制系统三者之一的核心技术。该政策指明,各城市对新能源汽车的采购要倾向于国内自主品牌与本土化产品。因此,在国内新能源客车首轮大推广中(2010年-2013年),伊顿混动系统受政策限制不但销量上没有亮点,反而早年在中国获得的市场份额也被其它国内企业不断瓜分掉。
按照伊顿提供的数据,其2004年在华的混动系统销量超出了以往多年的累计销量,几乎占据到国内该细分市场的1/4天下。为何伊顿的混动系统销量在今年又能突飞猛进呢?
或许,这得益于伊顿的角色转变,改变了销售思路。周世意称,“从2013年开始,伊顿开始与上海电驱动合作开发混动系统。双方分工明确,上海电驱动负责电机生产及电池、AMT的采购与集成,伊顿负责AMT变速箱生产,并与电驱动共同开发整车控制策略,这能满足国家支持自主品牌及国产化的要求。”也就是说,伊顿在中国不再单独销售混动系统,而是通过与中国本土企业的“捆绑”战术,破解了原先的政策困局。
而2014年能爆发式增长,还在于伊顿时刻关注市场走向。“新补贴政策未公布前,我们就意识到可能政策会有变,在2013年6月就开始开发插电式混动系统。因此,新政策一出台后,我们就有插电式混动系统可卖,能迅速进入市场。”周世意说。
除了上述因素外,最关键原因还在于伊顿混动系统产品的高可靠性与高节油性,诠释了“金子总会发光”的真理。伊顿今年销出的3000多套混动系统,上海就占了1000套左右。上海浦东新区杨高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机务部经理戴根宝是这样评价的:“我们是通过对国内多个城市的混合动力公交车考察,才认定了伊顿系统。从7-11月数据来看,我们公司使用的138辆搭载了伊顿系统的非插电混合动力公交车,经正常调试运营两周后故障率极低,且平均百公里油耗达到31.5L,比之前原线路的同车长车辆节油26.6%。”
未来之路?
有了2014年良好市场基础后,伊顿下一步,在国内新能源客车市场又打算如何走呢?
“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我们要分两步走:一是在非插电混合动力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方面,我们以销售AMT为主来适应客户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升燃油经济性和可靠性;二是做好技术储备,等中国纯电动汽车、尤其是电池技术成熟时,我们有产品能快速满足市场需求。”周世意这样描述未来战略。
↑上海新投入的千辆混动车几乎全部采用了伊顿混动系统,包括伊顿AMT变速箱
为何要开始准备纯电的解决方案?2012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指出,“要以纯电驱动为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该政策指明,中国设定的新能源汽车终极目标是纯电动汽车。因此,无论整车厂还是配套商要想在新能源汽车道路持久走下去,必须掌握纯电动技术。伊顿自然也不例外。
据周世意透露,伊顿在纯电方面的解决方案,是在国内主流的纯电直驱系统中加入一个小型的AMT变速箱,可以帮助车辆在爬坡时使电机始终保持最佳状态。“我们在实验室做过仿真测试,采用这种解决方案的纯电动客车的电耗,在山区及复杂路况中可降低耗电量10-15%。”
伊顿亚太区总部
“这套纯电方案目前正处于样车验证阶段,我们在今年底时会装一些样车进行实验。如果顺利,我们预计在明年第三季度,会在中国推出伊顿纯电系统的相关产品。”周世意进一步透露到。
除了新产品外,伊顿还打算通过本土化、降低成本等手段来赢得更大市场。“伊顿在华销售的AMT变速箱的本体现在于印度生产,再从印度进口到中国的无锡工厂进行加工。我们也在考虑把整个变速箱都放到中国来制造,除了进一步降低成本之外,还能更快地满足中国用户需求与本地化改进要求。”周世意说。
新的战略之下,伊顿在中国走的路能否越来越宽?其混动系统能否恢复昔日份额呢?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