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电子 > 正文
美新车强配V2V通信设备法规呼之欲出
作者: 庞国霞 来源: 中国汽车报网 日期: 2014年09月06日

日前,美国交通部旗下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同时发布两份文件,就车对车(V2V)技术标准对外征求意见。其中一份文件是法规制定预告通知(ANPRM),另一份是名为《V2V技术应用已准备就绪》的调研报告(简称报告)。此举无疑意味着美国在推进V2V技术应用方面又迈出重要一步。
 
今年2月初,NHTSA曾对外宣布,将在未来几年逐步强制要求轻型车新车配装V2V通信系统。此次,随着两份重要文件出炉,业内人士表示,这一设想距离变成现实的日子越来越近。
 

\
 
↑发言者为NHTSA代理局长大卫·弗里德曼,其身后是美国交通部部长安东尼·福克斯
 
强调技术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V2V技术使用车载专用短程通信(DSRC)设备,对其网络中的节点(汽车、交通信号灯等)发射、捕获并转发信号,提示驾驶员即将发生的危险,以便其能采取正确的行为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或者对驾驶员的行为进行某种程度的干预。对于这项车辆碰撞避免技术,美国政府给予厚望。该国交通部部长安东尼·福克斯曾表示,V2V技术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上有望达到显著效果,可与“探月工程”的意义相媲美。
 
根据最新出炉的报告,如果V2V技术在美国普遍应用,仅左转弯辅助系统(LTA)和十字路口移动辅助系统(IMA)两项功能,就有望每年阻止2.5万-59.2万起交通事故的发生,挽救49-1083条生命。前者可在发现前方迎面驶来汽车的情况下,警告驾驶员不要左转;后者在预测到可能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时,警告驾驶员不要驶入交叉路口。“通过追尾、盲点、禁止超车、禁止闯红灯和禁止停车警告,V2V技术的其他应用也将帮助驾驶员避免迫在眉睫的危险。”NHTSA在一份声明中写道。
 
NHTSA代理局长大卫·弗里德曼表示:“V2V技术在显著改善高速公路安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目前,这项技术已初步具备实施条件。报告内容包括美国交通部和NHTSA在推广V2V技术上所做的工作,证实了轻型车配装V2V技术将带来巨大的安全效益。”据悉,报告中还包含新车配装V2V通信设备的“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No.150”草案。
 
成本递减但短期内仍维持高位
不过,这项技术可不是免费的。报告显示,V2V设备及支持通信功能的系统(包括安全管理系统)价格不菲,预计到2020年在每辆轻型车上的成本达341-350美元;在2058年前,随着制造商获得生产通信设备的经验,成本有望降至209-227美元。成本中包括V2V 系统增加车重从而带来的每年9-18美元燃料支出。安全管理系统的成本预计为1-6美元,而随着V2V技术在越来越多的车辆上得到应用,这部分成本将不断增长。此外,每辆车的通信成本为3-13美元。
 
根据初步估算,美国政府部门推广V2V系统每年的总成本将整体呈现逐年递减趋势,2020年或为3亿-21亿美元;2022-2024年达到11亿-64亿美元的峰值,然后逐渐滑落至11亿-46亿美元。
 
对于这个成本规模,外界莫衷一是。有人认为,将车主获益与成本支出进行对比,不难看出V2V技术性价比很高。不过,美国密歇根大学交通研究院汽车分析师布鲁斯·拜尔扎维斯基称:“成本可能还是有点高。”他指出,V2V系统的成本最终还要取决于配装设备的汽车数量,配装的车辆越多,成本就会越低。
 
网络安全和用户隐私将得到保障
对于汽车行业和普通消费者越来越担心的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泄露问题,NHTSA在报告中的观点是不必杞人忧天。报告写道:“V2V系统将既不搜集和存贮任何识别个人或私家车的数据,也不让政府部门这样做。”该机构强调,车辆交换的安全信息或V2V系统收集的数据,将不被执法部门或私人机构用于识别超速或其他违章。不过,为了创造值得信赖的环境,V2V系统必须拥有安全基础设施,以使每条信息授信;必须具备通信网络以便向系统安全提供商传递车辆的安全凭证和相关信息(反之亦然)。NHTSA希望私人实体创建、管理V2V安全和通信系统并为其提供资金。
 
对于汽车制造商认为与其他安全技术相比,V2V的应用将增加法律责任的担心。NHTSA解释称,从产品责任的角度出发,V2V安全警告技术与目前应用在车辆上的其他车载警告系统十分类似,因此并不会给汽车行业带来新的法律责任。
 
事实上,根据NHTSA的规划,虽然该机构要求新车必须安装基本的V2V通信设备,但并不强制启动任何其他的特殊安全功能。具体激活哪些功能,将取决于汽车制造商的工程技术能力和他们对这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