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电子 > 正文
科技:新一代蓝牙技术“Bluetooth 5”
作者: 未名 来源: 汽车制动网 日期: 2016年06月16日

Bluetooth® 5将实现4倍传输距离、2倍传输速度、8倍广播数据传输量。最新蓝牙版本助力实现“无连接式”物联网(Connectless IoT),促进家居、商用和工业用Beacon及定位应用技术
6月16日,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pecial Interest Group;简称SIG)今日宣布将于2016年末至2017年初推出新一代蓝牙技术“Bluetooth 5”,将显著提升传输距离、传输速度和广播数据传输量。更远的传输距离将带来更加稳健、可靠的物联网连接,实现家居、室内及户外等各类的应用情境。更快的传输速度提升数据传输及响应能力。更大的广播数据传输量将推进诸如Beacon、定位跟踪相关信息及导航等下一代“无连接式”服务的发展。诸多性能的提升为蓝牙的未来发展开启了更多可能性,也促使拥有历史新高3万家成员公司数的蓝牙技术联盟建立可实现的互连互通物联网世界。
 
蓝牙技术联盟执行总监Mark Powell 表示:“Bluetooth 5将使物联网连接变得更加简单无缝,颠覆人们的物联网体验。传输距离的提升将支持更多家居环境之外的物联网设备连接,速度的提升也将支持设备之间更迅速的信息传输与软件升级。此外,有了更强的广播信息传输能力,Bluetooth 5将会促进Beacon、位置感知,以及其他“无连接式”服务的发展,从而提供简易而无缝的物联网使用体验。”
 
Bluetooth 5预计于2016年末至2017年初发布,其在低功耗连接的距离与速度将各自提升4倍和2倍,而无连接式的广播数据传输量將提升八倍。除此之外,它還能保持业界领先的功耗表現。伴随着数据传输量的大幅提升,而可被传输的数据将更加丰富且更智能化,将重新定义蓝牙设备传输信息的方式,从“设备配APP”模式转变成一种“无连接式”的物联网模式,减少下载应用程序或应用程序与设备连接的需求。
 
调研机构ABI Research首席分析师Patric Connolly介绍,至2020年,基于蓝牙的Beacon出货量预计将超过3.71亿。凭借广播数据传输量八倍的提升,Bluetooth 5将进一步推进Beacon和定位服务在智能家居、商业和工业市场中的应用和部署。在极度仰赖场景感知能力如导航和跟踪定位等情境中,Bluetooth 5无需设置连接或应用,就能向人们发送当下非常有用的定制化信息。例如,机场无障碍导航体验、库房库存资产追踪、应急响应,乃至能够辅助视觉障碍人群出行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等。
 
Powell表示:“目前全球已有多达82亿个蓝牙产品正在被使用中,而Bluetooth 5的性能提升与未来蓝牙的发展规划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到2020年,超过三分之一的物联网设备都将采用蓝牙技术。蓝牙的驱动力和的创新能力将确保它是所有开发者在创建物联网解决方案时的最佳选择。”
 
第30,000家会员公司的加入,证明蓝牙技术联盟受到越来越多公司的信任,支持企业在开发物联网产品服务时为消费者带来最佳体验,将产品和服务快速推向市场,并取得成功。蓝牙技术联盟成员数量规模自2015年底至今增长超过11%,第30, 000名会员Blossom Group的加入使这个数字再创历史新高。这家研发次声波和低频降噪产品的新创公司的加入,进一步彰显了各种规模、类型及垂直行业加入蓝牙技术联盟的积极态势。蓝牙技术联盟正是通过与这些机构携手,不断推进技术发展,让世界变得更加智能、安全、美好、愉快。
 
Blossom Group 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Luke Sanger表示:“选用蓝牙无线技术,并加入蓝牙技术联盟是确保我们产品成功的必然之选。蓝牙不但拥有无处不在、值得信赖的无线通信平台,并且一直以来紧跟市场趋势,与开发者和会员公司一同携手开发具有独创性的产品和应用。我们相信蓝牙会继续保持与其联盟成员的紧密合作,不断实现从功耗到物联网连接的各种技术创新,突破进取,永远先人一步。”
 
关于Bluetooth®蓝牙无线技术
蓝牙是一项全球通用的无线标准,它为我们带来了简便、安全的连接。蓝牙技术联盟携手30,000家成员公司,构建了覆盖全球的蓝牙社区。蓝牙技术在我们身边广泛的互连设备之间建立了统一与和谐的无线连接,并有力地驱动了创新。借助集体的智慧和共享的技术标准,蓝牙为全球用户带来了更加简便、安全、充实的技术体验。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jack)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