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资源供给过于充足,进口汽市场已经进入一个深度调整期”。这是国机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原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副总经理孙勇日前在京举行的“汽车市场创新与发展大会”上,对上半年进口车市场的概述。孙勇同时提醒跨国汽车公司应重视中国进口车市场面临的严峻挑战。
国家海关总署最新简报,上半年进口汽车(含整套散件)61.3万辆,同比增长30.3%;整车进口金额266.1亿美元,增长35.3%。综观上半年进口车市场运行,调整中的进口车市场,呈现出“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品牌分化、排量下移、库存加大和价格大战”等六大新特点。
进口增速放缓
1~6月汽车进口增速,相对于1~5月增速,下降1个百分点。据“中进汽贸”的统计分析说,今年1~5月海关汽车进口增长28%,既低于前年增速,也低于去年增速。虽然进口车增速仍明显高于国产车,但上半年的快速增长,实际上付出了行业高库存和终端大降价的高昂代价,已经影响到进口车经销商的信心。
品种结构调整
前几年,进口车以SUV为主,其次是轿车,再有MPV。有些家庭的第2辆车,甚至家庭的第1辆车,选购SUV。随着汽车使用成本的不断增加,有些家庭换车或第3次购车时,选择MPV的多了,MPV进口随之上升,增速已达30%以上;而SUV进口,相对缓了下来,1~5月2.5~3.0L SUV进口8.06万辆,增速35.21%,同比降低了45.8个百分点。3.0~4.0L SUV进口2.93万辆,负增长25.09%。
品牌出现分化
欧系车份额呈现上升趋势,欧系豪华车品牌保持较高增速,成为一枝独秀。欧系车在进口车市场的份额已从2009年的48%增至今天的68%;今年排名前6位的进口车豪华品牌,依次是宝马、奔驰、奥迪、雷克萨斯、路虎,而宝马、奔驰和奥迪品牌已居进口品牌销量前三名。2.5L及以上欧系车在进口车市场处于龙头地位。
排量向下移动
我国2008年起实施“鼓励小排量、限制大排量”的新消费税政策,对进口车排量结构的变化,还是有一定的影响。跨国公司也善于利用我国新消费税政策,加大小排量车的进口力度,1.0~1.5L轿车进口增速迅猛提升,第1季度+117.93%。1~5月 +202.14%,3.0L以下排量进口轿车市场份额,已经升至85%。
期末库存加大
汽车业正常库存水平,通常为1~1.5。据国家信息中心调研反映,1~5月国产车库存深度1.3,自主品牌经销商库存2.1左右。 “中进汽贸”的市场研究显示,港口库存和经销商库存加在一起的进口车库存,深度已达2.7。目前令进口车经销商最为头疼的是日益加大的库存。造成目前进口车难销的局面,跨国公司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他们对中国市场的过度乐观,一方面自身尤其欧盟市场的萎缩,他们迫切希望中国市场帮助消化产品,从而向经销商大量压车。
挑起价格大战
去年“中进汽贸”预测,今年进口车市场大概在20%左右的增幅;但众多跨国公司心目中大多是30%、60%甚至更高,并以此设计中国市场。他们为达到设定目标,调整市场战略,或由“树品牌”向“提销量”转变;或豪华车品牌扩网建店,渗透三四线城市;或与合资企业品牌并网销售,甚至“收权”。
在终端库存加大和销售网络大扩的双重压力下,进口车之间的竞争日趋加剧。原先较为坚挺的进口车市场价格不仅松动,而且打起的价格大战,到了难于收拾的地步。豪华车优惠几万元,已不在话下;下跌几十万元,也司空见惯。
下半年进口车市
从宏观环境层面看,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洲债务危机持续,跨国公司将销量增长的希望,依旧寄托在中国市场。他们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推广力度。奥迪提出2011~2013年间在中国实施“第二个100万”计划,雷克萨斯目标为“10万辆计划”,等等。
从汽车政策层面看,我国已经消化了“双反”政策的影响;7月起实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耗核算办法》,该办法旨在促使企业发展小排量节能车型,加速车企节能技术发展。对进口车的影响,是促使进口车型排量结构下移。
从消费需求层面看,进口车消费人群对价格的敏感度不太高。上半年引入19款进口新车,下半年预计还有16款进口新车,虽然价格大战使新产品刺激力有所减弱,但仍有新鲜感,吸引众多人的眼球。
预计进口车全年销量增速在20%左右,品牌车型结构继续适度调整,具体反映在排量继续下移、欧系品牌继续扩大、日系车呈现缩水、跨界车开始增多、个性化消费趋势明显,以及价格大战继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