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众奥迪空前规模亮相深圳车展
作者: 未名 来源: 汽车制动网 日期: 2011年06月02日

2011年6月2日,一汽-大众奥迪以空前的规模、独立成馆的形式,强势出击第15届“深圳-香港-澳门国际汽车博览会”(以下简称“深圳车展”)。14款展出车型包括刚刚在中国上市的奥迪新一代顶级车型——全新奥迪A8L 3.0T,以及首次在南部区亮相的奥迪R8 Spyder 5.2 FSI quattro超级跑车(敞篷版),组成了本届车展上最强大的高档车阵容,完美诠释了“新布局,执掌未来”的参展主题,充分展现了奥迪品牌“进取、尊贵、动感”的非凡魅力。

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张晓军表示:“今年5月份,一汽-大众奥迪销量达到24895辆,同比增长45%,再次创造国内高档品牌最高单月销量;前5个月,一汽-大众奥迪已经销售新车接近11.2万辆,同比增长近28%。此次空前规模参加深圳车展,体现了一汽-大众奥迪对南部区市场的高度重视,作为市场领导者,一汽-大众奥迪始终致力于南部区市场的开发与提升,并为此实施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战略举措。”

\

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南部区区域总监许飏先生致辞

持续发力南区 空前规模参展

2011年,一汽-大众奥迪凭借一系列举措持续发力南部区市场,以满足南部区市场消费者对高档车与日俱增且多种多样的需求。其中包括:加强对广东地区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拓展信贷合作伙伴;针对A4L车型的金融计划已经于日前在南部区开始实行,该计划从用户的实际利益出发,为南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购车方案;帮助经销商进行维修车间改扩建,并提升广东地区经销商服务能力;亚洲最大的“奥迪城市展厅”年初在深圳隆重开业,为用户提供了最为优质的服务;奥迪品牌新一代旗舰——全新奥迪A8L在广州的震撼上市,更清晰地显示,奥迪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为南部区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此次,一汽-大众奥迪以“新布局,执掌未来”为参展主题,将深圳会展中心5号展馆变成名副其实的“奥迪馆”,观众可以在独立的展馆中尽情领略奥迪独特的品牌精神和产品魅力。1,960平方米的展出面积和14辆展车的规模,不仅创造奥迪参加深圳车展的新记录,更远远领先其他高档车品牌,充分展示出奥迪对南部区市场的高度重视和领跑高档车市场的决心。

\

全新A8L 重新定义“顶级豪华”

领衔参展的A8L在今年第一季度刚刚上市,以领先的高科技装备与豪华配置,配合引领潮流的全新设计与奥迪品牌一贯的领先品质,为顶级豪华车市场重新书写了豪华标准,上市首月销量就达到1655辆。

全新奥迪A8L采用了全球领先的奥迪高效模块技术,包括ASF全铝车身和整车轻量化技术、奥迪预防式整体安全系统Audi Pre Sense、率先实现中文手写板输入的新一代多媒体交互系统、新一代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以及动力堪比4升以上8缸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全新V6 3.0 TFSI发动机等等。

从宽大奢华的独立后座空间,到内饰中令人赞叹的每一个细节,全新奥迪A8L将奥迪领先科技带来的尊崇享受完美呈现,堪称重新定义豪华汽车的划时代力作。

R8 Spyder 荣耀登场

凝结奥迪最高科技的超级跑车奥迪R8,蕴藏百年奥迪传承的运动基因,向世人展示了奥迪在超级跑车领域的深厚造诣。自问世以来,便以超凡的设计和极致的性能揽获至高的荣耀,多次赢得汽车专业人士的称赞,在2008全球年度风云车型大奖评选中,奥迪R8 囊括的“全球高性能车型”和“世界汽车年度设计”两项大奖就是最好的体现。奥迪R8 Spyder更在刚一亮相时,就凭借着引领潮流的设计和卓越的性能,获得由国际著名汽车杂志”auto motor und sport”颁发的“2010年度最佳敞篷车”年度汽车大奖。

首次在南部区亮相的奥迪R8 Spyder 5.2 FSI quattro超级跑车秉承“突破科技 启迪未来”之理念,借助强劲迅猛的中后置5.2升V10 FSI发动机、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ASF奥迪空间框架结构等领先科技,将奥迪推向运动车型领域的巅峰。

目前市场上最为热销的中型高档轿车一汽-大众奥迪A4L和高档行政级车市场当之无愧的引领车型A6L,以及全球首款搭载8速tiptronic手动/自动一体式变速器的高档中型SUV——奥迪Q5,也在深圳车展中亮相。此外,奥迪A3、A5/S5、Q7和TT等车型也同时闪耀奥迪展台。强大的参展阵容配合丰富的现场互动为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综合搜索

关 键 字:
(支持","或" "关键字进行检索)
搜索类型:
搜索范围: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