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成为奥迪集团有史以来最成功年份
作者: 未名 来源: 汽车制动网 日期: 2012年03月04日

奥迪集团2011财年创造销量、销售额及利润新纪录

奥迪成为全球汽车业盈利能力最强的公司之一

预计2012年奥迪将再次实现销量增长超过全球汽车市场整体增幅

对于奥迪来说,2011年是真正意义上的纪录年。2012年3月1日,奥迪集团在总部所在地德国英戈尔斯塔特召开了2012全球新闻年会并发布2011年业绩报告,宣布奥迪再次在销量、销售额和盈利等方面创下全新纪录,在全球范围内保持强劲增长。

2011年,奥迪全球销量突破130万达到1302659辆,同比增长19.2%;销售额441亿欧元,增长率达24.4%。税前利润达到创纪录的60多亿欧元,增幅为66%;运营利润增至53亿欧元,增幅超过60%;投资回报率也创造了新的纪录,从2010年的24.7%升至35.4%。一连串的数字,宣告了奥迪在2011年取得的傲人成就。

在新闻年会的欢迎致辞中,奥迪公司管理董事会主席施泰德(Rupert Stadler)自豪地表示:“2011财年是奥迪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一年,在此之前我们从未在单一年度内取得如此高的销量增幅,而收入和利润的大幅上涨更是令人振奋。这一切辉煌的成绩离不开每一位奥迪员工的倾力奉献。”谈到对2012年的期望,施泰德先生同样充满了自信:“2012年我们将再接再厉,再次实现增长量超过全球汽车市场整体增幅。”

2011年,奥迪在全球各大区域市场的表现捷报频传。在德国,奥迪全年销量达到254011辆,同比增长10.8%;在欧洲市场,奥迪总销量为726300辆,同比增长12.1%;在美国市场,15.7%的同比增长为奥迪带来了117561辆的销量,并一举打破年度销售记录。更为重要的,中国(包括香港)以313036辆的年度销量和37.3%的同比增幅成为奥迪全球第一大市场,为奥迪全年的销量增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持续而强劲的增长离不开奥迪强大产品组合展现的非凡魅力。2011年,在C级车和D级车市场,奥迪A6、A7、A8、Q7等车型的表现一路领先,为奥迪全年总收入贡献了38%的份额,比2009年高13个百分点;同时,奥迪A1这款奥迪家族小精灵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追捧,也助力奥迪成功拓展了在A0级市场的疆域。在中国市场,奥迪A4L、A6L、Q5三款国产车型继续帮助一汽-大众奥迪在国产车型上占据王者地位;进口车型方面,奥迪的进口跑车、轿跑车、SUV等车型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中延续了强劲增长的态势,2011年在中国上市的旗舰车型全新奥迪A8L更是表现抢眼,销量同比猛增153%,月均销量劲增3倍。

与此同时,在2011财年中,除了保持销量和收入的快速增长,由于持续采用先进的流程及成本优化管理制度,奥迪成功地实现了对销售成本、配送成本和管理费用等支出的控制,从而促使整体利润大幅提升。“就回报率而言,奥迪是全球汽车业盈利能力最强的公司之一。” 奥迪公司财务和组织董事史博科(Axel Strotbek)在发言报告中表示。“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坚持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策略,这在 2011财年的一系列财务指标中再次得到了体现。我们预计,在基本经济形势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2012年奥迪的运营利润水平将和创造纪录的2011年保持一致。”

在新闻年会上,奥迪集团同时表达了对2012年以及未来几年发展的展望。2012年,奥迪将推出18款各具特色的车型,其中包括即将在日内瓦车展上亮相的全新奥迪A3以及动感十足的奥迪A1 Sportback,相信这些奥迪家族新成员的加入,必将为奥迪2012年在全球市场的杰出表现提供强大助力。中国市场的新产品投放同样值得期待,2012年奥迪将为中国市场带来多款各具魅力的全新车型,其中包括国产全新奥迪A6L、进口奥迪Q3、奥迪Q5 hybrid quattro,以及奥迪S/RS系列车型。

奥迪集团同时宣布,将在2012到2016年间投入约130亿欧元的资金,重点用于电动车、轻量化结构等科技研发以及生产基地的建设。例如,奥迪将对位于匈牙利杰尔的生产基地进行扩建,从2013年后开始生产全新奥迪A3,并将加大在德国的投资,计划今后五年内在英戈尔斯塔特和内卡苏姆生产厂投入将近80亿欧元的资金,以便更好地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在中国,正在建设的一汽-大众佛山工厂计划将于2013年投入生产,从而为一汽-大众奥迪的产能带来明显的提升。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综合搜索

关 键 字:
(支持","或" "关键字进行检索)
搜索类型:
搜索范围: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