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WBADD61090BR317938
故障现象:
车主反映车辆在启动后,仪表板的黄色ABS警告灯和ASC警告灯处于常亮状态,行驶时感觉动力欠佳,加速踏板踩到底,车速也难以提升。
故障诊断:
连接GTl原厂诊断仪进行控制模块自诊断,选择5系E39底盘,进入自诊断主菜单,快速扫描后,GTl显示多个控制模块有障信息储存。首先进入ASC5自动稳定(ABS)控制模块自诊断菜单,选择“专家模式”诊断功能,查询故障储存器,显示:
30 左后车轮转速信号
32 右前车轮转速信号
67 间歇性干扰
依次点击故障码内容,GTl显示该故障码所发生的频率、时间、次数、车速及当前性质等信息。3个故障码中只有30号的故障性质为“当前存在”。执行故障储存器清除功能,3个故障码均成功清除。退出该系统,进入EGS变速器控制模块自诊断菜单,查询故障储存器,显示:
38 左前车轮转速信号
39 右前车轮转速信号
105 发动机速度变速器装置
153 CAN DME负载
其中39号故障码为“当前存在”故障性质。执行故障储存器清除功能,4个故障码全部成功清除。退出该系统,进入DME发动机数字电子伺服控制模块自诊断菜单,查询的故障储存器,显示:
214,行驶速度信号DME未存储,但故障灯亮起,则检查变速器控制模块。
该故障码看来与EGS系统的105号故障内容有直接的联系,估计是由于DME未能收到来自EGS的车速信号而存储的故障信息。 执行清除故障储存器功能,214号故障码成功清除。准备进行路试,但车辆刚起步转了一个弯,ABS即再次点亮。继续进行自诊断,结果只剩下ASC系统中30号故障码,故障性质为“当前存在”。
举升起车辆,拆下4个车轮,检查ABS传感器状况,发现左前、右前、左后3个传感器线束的防护胶套均有不同程度的破损,里面信号线的环保线皮也因此而碎裂.更换这3个传感器,清除记忆性故障码,路试,故障完全消失,车辆加速良好,检修工作结束。
故障总结:
由于ASC系统故障,发动机和变速器系统进入故障保护状态,车辆的加速性受到影响。通过查询GTl文件资料库,可以对其工作原理做进一步的认识。点击”功能选择”按钮,选取“整车”→“底盘”→“自动稳定系统ASC”,,在众多子项目中,有“转速信号识别”和“车轮转速识别”两项内容。点击“车轮转速识别”,GTl显示4个ABS传感器与ABS/ASC控制模块的线路连接图以及系统的功能介绍。该车配置的是ASC5主动式稳定控制系统,与ABS功能合并在一起。系统突出的特点是:ABS转速传感器采用霍尔效应原理,通过磁场的变化产生交流电压,其频率变化用来衡量车速的高低。与被动式系统相反,发送信号的电子装置集成在ABS传感器中,因此采用的是双线制。在ABS传感器中,信号具有恒定的振幅,为0.75~2.5V的矩形波,可感知0~250km/h之间的车速。传感器的供电电压为7.6~8.4V,车轮转速信号经ABS传感器处理后,输出的信号为恒定振幅的矩形波,电压值在1~11V。因此,采用这种传感器的优点是多方面的,如抗干扰强、性能稳定、精确度高,可感知0km/h车速信号等等。
ASC系统能够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做出控制。通过对DME的发动机转速和节气门开度,以及当时行驶车速等参数处理,分析是否需要对动力做出调整。在发动机节气门体的后部,有一个(副)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和一个由电机带动拉线的节气门阀板,ASC就是通过控制这个电机来调整发动机的进气量,达到牵引力防滑的目的。
继续点击“转速信号识别”单项,可以看到ASC系统是如何将车速信号传输到其他控制模块的。左前转速信号:由ABS/ASC控制模块的9针脚(黄/红线),分别至EGS控制模块的38针脚,EDC电子减振控制模块的13针脚、导航控制模块的1针脚;右前转速信号:由ABS/ASC控制模块的42针脚(黄/白线),分别至EGS控制模块的39针脚、LWR控制模块的24针脚、导航控制模块的3针脚;左后转速信号:由ABS/ASC控制模块的40针脚(棕/红线),分别至A2仪表板的19针脚、EGS控制模块的40针脚;右后转速信号:由ABS/ASC控制模块的36针脚(黄/绿线),分别至DME控制模块的15针脚、EGS控制模块的41针脚。由此可知,每个车轮的ABS信号均是相关控制模块车速数据的信号源,如变速器控制模块需要4个车轮的转速,而仪表板车速表的信号.则来自左后ABS传感器,当车速表失灵时,应该想到是否为左后ABS传感器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