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第十一届北京国际车展上,山东美晨集团展出的多款自主研发的空气悬架备受瞩目。美晨集团的主营业务是橡胶减振系统和流体管路系统,其中减振系统包括空气悬架核心部件——推力杆、空气弹簧以及橡胶衬套,但近年来通过持续不断地苦练内功,正逐渐成为一家具备悬架系统集成设计和系统集成供货的供应商。2009年,通过重组美国塔海尔悬架公司在中国的全部业务,该公司进一步夯实了空气悬架自主研发能力。
在中国空气悬架行业,类似美晨集团这样快速发展的企业还有很多,它们不仅频繁亮相国内外各大车展,而且在国内卡车及客车空气悬架市场占有较大份额。近年来,正是上述企业的迅速崛起,为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撑起了一片自主的天空。
空气悬架市场空间大
空气悬架主要利用空气弹簧气室中压缩空气的弹性,使得空气弹簧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压缩或伸长,以改变车身高度,缓冲来自地面的反作用力。与传统的钢板弹簧悬架相比,空气悬架具有不可比拟的性能优势。
“在高档汽车上,空气悬架具有主动控制功能,当车辆在平坦道路上高速行驶时,空气悬架可以变硬,以提高整车的稳定性,在颠簸不平的道路上低速行驶时,则可以变软,以提高整车的舒适性。”美晨集团空气悬架业务负责人张广世博士告诉记者,空气悬架主要优点在于能够提升乘坐舒适性的同时保证整车的操控性能。除此之外,空气悬架还可以减轻汽车对路面的冲击、帮助整车实现轻量化,以及降低维护费用等。
在空气悬架应用方面,国外走在了前头。据统计,早在1990年,美国50%以上的8吨载货汽车和20%以上的挂车都采用了空气悬架。1999年,上述百分比分别上升至80%和70%。有关专家告诉记者,目前空气悬架在发达国家高速公路客车上的装配率已接近100%,在中、重型载货汽车及挂车上的普及率也超过了90%。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空气悬架在中国市场普及程度并不高,仅集中在部分重卡和大中型客车上。若干年前,为加速空气悬架在中国市场的应用,交通部在《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JT/T 325-2002)标准中明确规定,大型客车高一级、高二级、高三级,以及中型客车高二级、高一级A型上必须装配空气悬架。张广世认为,伴随着法规日益严格和空气悬架生产成本逐渐降低,未来中国卡车、客车空气悬架市场空间十分巨大。
自主品牌企业迅速崛起
虽然中国卡车、客车空气悬架市场释放相对缓慢,但并没有影响一代又一代汽车人自主研发高品质空气悬架的决心和勇气。
早在上世纪50年代,长春汽车研究所与化工部橡胶工业研究所就合作制造出了我国第一辆装备空气悬架的载重汽车。上世纪80年代,该所又与沈阳飞机制造公司汽车厂共同开发出CA151D18空气悬架客车底盘,开创了我国空气悬架在卡车、客车上应用的先河。
在此后几十年里,凭借着深厚的技术积淀,中国公路设备公司、北京柯布克公司、上海科曼公司等自主品牌企业相继形成了空气悬架批量供货能力。这些企业大多通过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基础上自主创新,掌握了空气悬架的制造技术。如今,这些企业成功地将价格高昂的进口产品挡在了门外,占据了国内卡车空气悬架市场90%以上的份额。
美晨集团虽然属于空气悬架行业后起之秀,但该公司技术实力雄厚。据张广世介绍,作为一家系统集成供应商,具备与国内重卡行业的领先者进行同步开发的能力,拥有国际一流的试验验证测试系统,能够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优越性,以及掌握了国内领先的橡胶配方和橡胶减振产品技术,形成了规模化推力杆、空气弹簧以及金属件等关键零部件自制能力等。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借鉴空气悬架设计技术和美晨丰富的橡胶减振产品的设计、制造优势,该公司成功开发出橡胶悬架。该产品不仅性能优异,而且具有明显的成本和轻量化优势。“美晨集团具备悬架总成产品的设计优势,以及关键零部件自制的能力,目前尽管在国内空气悬架市场所占份额不大,但不久之后必将急剧攀升。”张广世说。
汽车工业受益良多
业界一致认为,自主品牌企业在空气悬架研发方面取得的成绩,为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自主品牌空气悬架的普及,缩小了中国汽车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一位汽车领域资深专家认为,中国企业生产的空气悬架较好地替代了进口产品,对于减轻中国汽车工业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增强自主权产生了重要帮助。
此外,有观点认为,自主品牌空气悬架完全根据中国国情量身定制,比进口产品拥有更高的性价比,因此进一步增强了整车的价格优势,这为近年来配装自主品牌空气悬架的卡车、客车远销世界各地创造了条件。
“中国企业对空气悬架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创新的地方还有很多。”张广世说,国外企业在空气悬架开发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经验,中国企业要想赶上国际先进水平,还需要经历一段时间。不过他认为,在把握空气悬架的系统集成趋势方面,美晨集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相信未来该公司空气悬架业务迅速发展必将为中国汽车工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