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访美国天合汽车集团亚太区总裁古乃希
作者: 张彦武 来源: 中国汽车报 日期: 2011年01月17日

自从1997年来到中国,古乃希就与中国汽车结下不解之缘,并为此起了一个比较中国化的名字“古乃希”。作为美国天合汽车集团(TRW)亚太区总裁,这两年的亚洲业务尤其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让她始终处于忙碌状态,有时甚至一周要辗转于三四个城市。正是在她的带领下,这两年天合的中国业务取得长足发展。近日,刚刚从西安工厂飞回上海的她,没来得及吃午饭,便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中国汽车报》:请总结一下,2010年天合在华取得的业绩?

古乃希:第一是全力发展业务,扩大客户群,特别注重中国自主品牌客户的开发。第二是注重技术能力的提升,全方位针对中国客户提供工程服务。第三是注重培养人才,让更多的中国本土人才进入管理层。

2008~2010年,天合在华业务销售收入增长40%。除了收入增长外,每辆车配装天合零部件的比例超过了市场增长量,也就是说天合在华的业务增长要超过汽车市场的自然增长率,至少说明中国客户越来越认可天合。

目前,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广汽、北汽、奇瑞、华晨、江淮、吉利、长城、比亚迪、东南、哈飞等都是天合的客户。天合在华30%的业务来自自主品牌,预计2015年这一比例会达到48%。

\

《中国汽车报》:刚才您提到,加强管理人才的本土化是天合2010年的重要工作,目前的管理团队中,中方人员占有多大比例?

古乃希:以公司的核心部门财务部为例,以前有4~5人是外籍人士,现在全部是中方人员。再比如,天合中国的核心业务部门乘员安全系统的负责人,以前是德国人担任,现在由一位很年轻的中国人担任。还有一个实例,2007年,天合的中国工厂,只有1位中方人员担任工厂负责人,2010年这一数字变成5人。

我们充分认识到,如果要想在中国扎根谋求更大发展,必须实现管理的本土化,给中方人员充分的发展空间。对于跨国公司而言,这一点非常重要。

《中国汽车报》:天合在华的产品策略是如何定位的?

古乃希:天合是全球领先的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2009年销售额达116亿美元。目前,天合在中国拥有生产及运营机构18家,在中国市场供应所有核心产品。产品包括集成化车辆控制系统、驾驶辅助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挂系统、乘员安全系统(包括安全气囊、座椅安全带和方向盘)、安全电子、发动机部件、工程紧固系统和零部件售后更换及技术服务。

2015年,天合的制动和乘员安全系统要确保实现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其他产品力争实现市场占有率第一、第二的位置。今年天合在华要重点推出电动助力转向 (EPS) 系统,目前已获得4家中国汽车制造商的订单。天合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不仅具有独立的转向系统性能,而且天合转向与底盘其他系统(例如,电子制动技术)协同运转解决方案能给予客户全方位的服务。

《中国汽车报》:目前,很多跨国公司在推进本土化,天合对此是如何理解的?天合是否设定了本土化目标?

古乃希:我们不会一味追求本土化,本土化要有选择性,有些产品天合的本土化率可能永远达不到100%。如果本地供应商的能力没有提高,天合相应的产品就不会推进本土化,任何事情不能违背规律。目前,天合的本土化率为80%左右,争取2015年达到90%。

《中国汽车报》:在您看来,作为一家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要在中国成功应具备怎样的条件?

古乃希:首先,要尊重中国市场,尊重中方意见,尊重中国市场规律,尊重中国客户感受,这一点非常重要。企业第一要务固然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不能因此而一味追求数字增长。如果没有做到尊重,即使有一个漂亮的财务报表,那也只会是暂时的,不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其次,要有明晰的全球性战略思维和本地化执行力。再次,充分了解市场,真正实现本土化管理。最后,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中国汽车报》:在您的职业规划中,要把天合中国带到什么高度?

古乃希:就我个人而言,不会一味追求数字增长,更看重对于人的培养。如果有一支战斗力极强的管理团队,我会更有满足感和成就感。对公司而言,未来5年,天合在中国要做到既是一家全球化企业,又是一家本土化企业,那么就意味着天合在华是一家成功的企业。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综合搜索

关 键 字:
(支持","或" "关键字进行检索)
搜索类型:
搜索范围: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