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东站,645路公交车刚一停稳,70多岁的刘奶奶脚一迈就上了车。上车后,她慢慢走到中间的座位坐下。刘奶奶说,她等了好一会儿,专门等着坐645路车。“这车地板低,上下车方便,跨一步就行了,不像那些有几个台阶的车,上下都不方便。”
相比低地板公交车上下车的快捷与安全,一些老人在乘坐二、三级踏步公交车时就很不便,售票员和司机也很担心,怕老人上下车困难容易磕碰。即使对普通乘客来说,上下车需要踏上几步,也会增加停车时间,无形中影响了公交车的运行效率。
正是因为低地板公交车有诸多优势,目前国内大城市中,像北京645路公交车一样的低入口、低地板客车越来越多了。据了解,生产低入口和低地板公交车的关键,是这些车辆必须采用门式桥。
公交客车大量采用门式桥
在西方发达国家,低地板公交车已很普及。近些年,我国不少大中城市也开始大力发展低地板、低入口公交车,这些公交车全部采用门式桥。
据了解,2007年,北京市已有低地板公交车1267辆。2009年,北京市投入运行的低地板公交车有2835辆。2010年,北京又在市区增添了800辆低地板公交车替换陆续到达报废年限的三级踏步公交车。
北京市公交部门表示,2003年~2010年,北京公交集团已购置4000余辆可搭乘轮椅的一级踏步低地板公交车,并先后投入运营。
除普通公交车辆外,2005年北京快速公交1号线开通,随后,快速公交2、3号线于2008年开通营运,大容量公交车在快速专用线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2009年,快速公交2、3号线开辟了直达社区的支线,仅2号线支线就配备了35辆大容量公交车和6辆备用车。这些快速行驶的大容量BRT公交客车,全部是采用门式桥的低地板车型。
广州、厦门、杭州、济南等城市也开通了BRT快速公交线路,配装门式桥的低地板公交车得到大量使用。
绝大多数门式桥是洋品牌
采用低地板客车成为未来城市公交的发展趋势,也意味着对门式桥的需求会大大增加。但是,据了解,我国正在运行的低地板公交车,大部分使用的却是进口或洋品牌门式桥。
据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工程师李志介绍,由于低入口客车只有前桥使用门式桥,所以部分客车会用本土门式桥,而前桥后桥都需要用门式桥的客车,则全部采用进口车桥。他说,现在本土企业生产的门式后桥性能不稳定,在做试验的时候,桥壳经常出现问题,所以在选用后桥时比较慎重。
浙江青年尼奥普兰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刘中来说,青年的低地板客车基本采用进口门式桥。进口车桥的价格是国产车桥价格的好几倍,但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还是会选用进口产品。
据了解,目前我国能生产客车门式桥的自主品牌企业不多。某车桥厂市场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国自主品牌企业在研发和生产门式桥的工艺方面,与国外企业有一定差距,一些轴承、油管等零部件需要进口。某客车企业一位工程师说,国产门式桥与进口门式桥相比,在质量、使用时间、维护周期等方面都有差距。
呼唤自主品牌门式桥
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市场企划处处长林崇富说,黄海低地板公交客车的车桥大部分采用东风德纳产品,黄海的BRT客车全部采用进口门式桥。东风德纳门式桥基本能满足黄海普通低地板公交车的需要,但国内很多客车企业还是愿意选用进口门式桥。
一位客车企业技术负责人说:“在我们生产的客车上,绝大多数总成和零部件是自主品牌的配套产品,但门式桥还需要进口价格昂贵的洋品牌产品。希望国内自主品牌车桥企业早日生产出质量过硬、性能稳定、价格有竞争力的门式桥。”
业内专家指出,国内车桥企业初涉此领域时,会面临很大技术难关。尽管客观环境对自主品牌车桥企业不是十分有利,但“皇天终不负有心人”,技术与市场的门槛也并非不可逾越。只要潜心研究,经过努力,自主品牌门式桥将与进口门式桥平分秋色。
相关报道:
门式桥门槛并非不可逾越
进口门式桥价格是国内自主品牌门式桥的好几倍,但依然有很多客车企业选用进口门式桥。客车企业为何不愿选用自主品牌门式桥?门式桥存在不可逾越的门槛吗?
客车企业看重质量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工程师李志说,他们也使用一部分国产门式桥,但企业技术中心曾经做过一些测试,发现门式后桥的性能不是十分稳定,而且桥壳出现过问题,所以,在选用后桥时,还是选择进口门式桥。
浙江青年尼奥普兰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刘中来告诉记者,青年低地板客车基本选用进口门式桥,虽然价格是自主品牌车桥的好几倍,但质量稳定,故障率低,性能可靠。
丹东黄海客车市场企划处林崇富说,黄海客车门式桥大部分采用东风德纳的产品。东风德纳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生产门式桥的企业,技术来自匈牙利的拉鲍(RABA)。国内很多客车企业不用自主品牌门式桥,一个原因,是企业接受自主品牌产品需要一定过程。
另一家客车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说,国外知名品牌门式桥齿轮用的钢材,是车桥制造商与炼钢企业联合开发的专用钢材,尽管其他厂家的产品在结构上可以做到非常相似,但材料不同,产品的性能质量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车桥企业重视不够
自主品牌门式桥在国内市场处于边缘地位,除技术不过关、质量不稳定外,企业不够重视,缺乏资金投入攻克技术难关,以及拓展市场力度不够也是一个原因。
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工作人员说,东风德纳是国内少数可生产门式桥的企业之一,产品已配装在丹东黄海的低地板客车上。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国内自主品牌产品确实有差距,一些零部件如轴承、油封还需要进口。
山东蓬翔车桥有限公司车桥厂副厂长李兴瑞告诉记者,蓬翔现在能够生产客车门式桥,曾经给一家客车企业配套,后来因推广力度不够,把这一块放下了。门式桥的生产技术要求更加精细,蓬翔的生产设备以及对车桥技术的理解没有问题,正打算重新把门式桥这部分业务捡起来,加大推广力度,生产出让客户满意的门式桥。
开发门式桥需早下决心
我国在用及新投入市场的低地板公交客车基本采用洋品牌门式桥,这种状况亟待改观,关键在于自主品牌企业早下决心,在门式桥领域有所作为。
国内部分车桥生产企业担心,花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生产出的产品,市场需求量不能像卡车那样大,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
技术落后在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并不是个别现象。我国相关技术人才并不缺少,门式桥也并非高新技术产品,克服技术难题,迎头赶上,不是没有可能。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企业有望在技术上获得突破。如果总在观望,永远没有机会。
业内人士认为,发展自主品牌门式桥,最大的障碍,在于企业下不了决心投入必要资源开发门式桥。在犹豫彷徨的时候,市场已被洋品牌产品占领。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有初始阶段,如果现在不急起直追,等到市场进一步扩大时再去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目前我国一线城市,甚至二、三线城市已在大量采购低地板、低入口公交客车,可以预料,客车门式桥的需求量将快速增长。随着销量的扩大,洋品牌门式桥价格有可能逐步降低,产品优势将进一步体现。自主品牌企业若还在等待市场容量扩大而迟迟不肯出手,等到市场真正大到值得出手的时候,企业还能有多少机会,就很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