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日产汽车以前瞻视角引领未来科技
作者: 未名 来源: 八秒跑车网 日期: 2015年09月01日

(2015年7月22日讯)当下汽车圈最热的话题,莫过于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了。作为未来汽车主要发展方向,几乎所有厂商都在积极研发相关科技。而始终关注于先进技术研发的日产汽车,凭借其前瞻视野和技术实践,可以说一直走在汽车行业前沿。
 
2009年,当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时候,日产汽车创造性地推出了全球首款纯电动车“聆风”,引发了业界新能源汽车的革命。作为全球销量最大的纯电动车,聆风自上市以来已经累计销售18万辆,占据了全球纯电动车1/3的市场份额。而2014年9月上市的东风日产纯电动车启辰晨风,一经推出也广受好评。日产汽车正在努力用一连串数字证明,自己不仅已成为零排放领域的领军者,更是尖端科技商业化的积极推动人。
 
新能源汽车:“零排放”的领跑者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日产汽车已经认识到汽车排放问题的严重性,并着手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如今,相关技术虽然已经获得了很大进步,但在续航能力、充电便利性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想要取代传统动力汽车尚需时日。日产汽车一直致力于突破新能源汽车技术瓶颈,并加速相关技术的商业化。
 
日产汽车推出了全球首创的电池分析技术,凭借它工程师们可直接观察锂电池充放电时正极材料中的电子运动状况。该技术被应用于研发富含锂离子的新型电极材料,使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了150%,聆风续航能力也因此得以翻倍,突破了400公里。而传统内燃机车满油状态下的行驶里程也不过400~500公里,这意味着聆风的续航能力将与其不相上下。
 
在充电的便捷性方面,日产汽车研发出“非接触式充电系统(Wireless Charging System)”。该系统帮助聆风摆脱了有线充电的繁琐,只需借助地面充电装置就可在极短的时间内补充能耗。这项日产汽车独有技术,充电效率达到了有线系统的80%~90%,而便捷程度却大幅度提升。
 
自动驾驶:快速迈向“零事故,零伤亡”
如果说聆风的问世将汽车带入了零排放的新时代,那么自动驾驶技术无疑引领了智能化交通的潮流。日产汽车致力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及商业化,并充满信心地给出了自动驾驶规划的日程表:在2016年解决高速路上的自动驾驶,以及自动驾驶如何应对堵车的问题;2018年配备自动变道系统;2020年之前让汽车能够完美应对十字路口的复杂路况,初步实现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技术能够最大限度规避人为疏忽造成的安全隐患,保障车内乘员的生命安全。在相关技术领域,日产汽车已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其自动驾驶技术基于高级传感器和高级人工智能技术,它们通力合作让车辆自主处理复杂路况成为可能。高级传感器技术可以实现激光扫描仪与全景式影像监控系统360°全方位监控汽车周边环境,不间断搜寻障碍物、其他车辆等潜在风险,并能够识别交通标志与信号;而高级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使车辆对高级传感器收集的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并迅速做出反应。这样一来,车辆就如同人一样有了自己的感知能力和大脑,能够对潜在的事故危险做到自主预判和快速应对,真正驶向交通事故“零伤亡”的未来。
 
毫无疑问,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尚不成熟,仍然还有很多技术上的难题亟待解决。日产汽车在不断推进自主研发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并于2015年与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达成了为期五年的研发合作协议。来自日产硅谷研究中心和美国国家宇航局的专家团队,将携手致力于道路驾驶与外太空探索相关技术的研究,如自动驾驶系统、人机交互解决方案、联网应用以及软件分析与验证等。相信,通过全球化的高端科技融合,日产汽车必将引领汽车行业自动驾驶技术的革新。
 
随着传统汽车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了对新型交通的探索。作为一家走在时代前沿的汽车制造商,日产汽车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从零排放的日产聆风到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正在给汽车行业的明天带来无限可能。
 
相关报道:
 

连续三年助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日产参与2015年《新能源汽车蓝皮书》发布
 
(2015年8月3日讯)7月31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015年《新能源汽车蓝皮书》发布暨产业发展研讨会”在中国科技会堂隆重召开。诸多新能源领域及社会科学领域的资深专家以及关注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闻媒体参加了会议。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尾充秀先生也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并代表日产汽车致辞。
 
\
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尾充秀先生出席研讨会
 
《新能源汽车蓝皮书》是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研究性年度报告,旨在通过深入剖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总结经验,为关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各界人士提供学习途径,同时提高社会公众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注度。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2015年,随着政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预计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而《新能源汽车蓝皮书》也将作为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交流合作的平台,继续为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地发展提供支持。
 
《新能源汽车蓝皮书》2015版的整体内容包括总报告、产业篇、政策篇、调查篇、借鉴篇和附录六大部分,从社科角度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了全面、综合的分析,帮助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宣传普及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理念。同时,该书又从专业角度客观地评价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品,分析了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措施,更收录了国际电动汽车市场与政策、典型商业模式创新、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事记等内容,方便读者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全球发展态势,把握国际市场动向。
 
作为该项目的合作伙伴,日产汽车已连续三年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合作,参与《新能源汽车蓝皮书》的编写工作,并依据自身新能源汽车技术及产品的研发现状,为新书编写提供了丰富而可靠的资料支持。日产汽车始终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核心战略之一,并坚信零排放汽车是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解决方案。作为世界零排放领域的领军者,日产汽车研发的全球首款纯电动汽车日产聆风自上市以来已经累计销售超过18万辆,稳居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榜首,而于2014年9月在中国市场推出的启辰晨风纯电动汽车,亦凭借独特的设计与优越的性能获得了中国消费者的广泛好评。未来,日产汽车将继续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并以此作为重要的竞争优势,在向全球消费者传递“创新与激情”的同时,努力实现“人•车•自然和谐相处”。
 
再推汽车安全理念
日产汽车助力2015中国道路交通安全论坛
 
(2015年8月26日讯)昨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产(中国)”)协办的“2015中国道路交通安全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人车路协同发展,促进交通安全”,相关政府主管部门领导、行业机构专家、汽车企业代表以及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专家等200多位业界精英应邀出席。同时,日产汽车作为本届论坛的协办方,展示了其在汽车安全技术领域的最新研发进展及成果,并会同各位专家、领导深入探讨如何管理并协调行人、车辆、道路等影响交通安全的诸多因素的共同发展,从而最终实现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的整体提升。
 
在本届安全论坛上,日产汽车公司先行车辆性能开发部部长高桥信彦先生亦紧扣汽车安全发表了以“基于CIDAS(中国交通事故深入研究工作组 (China In-depth Accident Study))的三重保护方案的思考”为主题的演讲,详述了日产汽车的“三重保护”理念在中国道路交通情况中的应用,并针对中国的交通事故现状提出多种切实可行的建议,特别是深入推广包括日产安全屏障理念在内的汽车安全技术。
 
\
日产汽车公司高桥信彦部长在安全论坛上演讲
 
日产汽车“三重保护”安全理念分别从社会、个人和车辆三个层面采取措施来努力实现安全社会:在“社会”层面,日产汽车已基于日本“SKY项目”的经验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Green Wave Research”项目,以期能够根据交通信号灯信息向驾驶员提供驾驶建议以规避启停。目前,该项目已在北京完成了道路试验。在“个人”层面,自2005年起,日产汽车便在中国举办“日产安全驾驶训练营”,截止2015年7月,已成功举办安全驾驶研讨会937场,吸引了逾500万参与者。在“车辆”层面,日产汽车始终致力于保障汽车行驶安全性,坚持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多种“全方位”安全屏障技术。
 
根据CIDAS的调研数据显示,在中国,高速公路主要事故类别为“追尾”和“车道偏离”两大类,原因大多是因为“驾驶员感知延迟”以及“疏忽驾驶”。日产汽车针对高速公路事故类型对车辆配置了多种防撞技术,并已将这些技术导入市场。除应用于高端车型的增强型智能刹车辅助系统之外,日产汽车还在旗下车型上搭载了超视距前端碰撞预警系统控制系统和车道偏离预防系统。这些系统可以感应前方两辆汽车的相对速度和距离,通过提醒驾驶员位于其视线之外的风险,提高安全系数,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实现日产汽车“车保护人”的安全理念。
 
未来,日产汽车还将继续积极推进安全屏障技术在中国的研发和推广,针对中国道路情况提供更多种可应用在城市间交通的全方位安全技术,帮助驾驶员远离无法预知的危险,同时提高公众对汽车安全的认识,为进一步降低中国的事故发生率、建设更加安全的汽车社会做出贡献。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jack)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综合搜索

关 键 字:
(支持","或" "关键字进行检索)
搜索类型:
搜索范围: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