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2017上海车展:高德地图发布“四驱战略”
作者: TechWeb 来源: 网友推荐 日期: 2017年04月23日

\
 
林志玲助阵
在4月19日正式开启的2017上海国际车展上,高德地图携旗下车联网、自动驾驶地图、交通大数据和开放平台业务亮相并发布“四驱战略”,宣布将向汽车行业提供全方位的互联网解决方案。高德地图代言人林志玲亮相车展现场,并被聘请为高德地图首席领航员,为高德展台。
 
\
 
高德汽车事业部总裁韦东表示“随着联网化和智能化进程的推进,汽车已由出行工具向移动出行服务平台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基于位置信息的体系化互联网能力逐渐成为竞争的关键所在。高德此次参加上海车展,就是希望用十余年积累的互联网能力和出行服务经验,为汽车业伙伴赋能。”
 
\
 
四大业务板块 打造体系化解决方案
“四驱战略”是高德地图基于旗下四大汽车相关业务板块的能力,向汽车行业提供的一套体系化互联网解决方案,以此高德将实现产品、技术、出行、服务领域的全面赋能。
 
韦东在上海车展发布会现场对高德地图“四驱战略”进行了阐述: 高德车联网业务将聚焦导航这一汽车出行服务核心,基于互联网车载导航,提供在线化的导航产品;自动驾驶地图业务则拥有业内领先的专业采集设备、全自动化的采集处理流程和众包采集体系,并深度结合阿里云,旨在为汽车业实现自动驾驶这一“终极目标”提供地图技术解决方案;交通大数据业务基于高德交通大数据平台,结合众包数据和交管部门的权威信息,提供精准实时路况,助力出行生态构建;高德开放平台基于位置信息及阿里巴巴大数据推出的高德指数,能够为行业提供定制化的服务解决方案。
 
作为四大业务中和汽车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高德地图车联网和自动驾驶地图业务已在汽车领域展开广泛合作。目前,包括长安、吉利、捷豹路虎、奔驰、宝马、荣威、雪铁龙、本田等在内的众多品牌,都与高德基于在线化导航及位置信息服务达成深度合作。首款搭载高德地图车机版2.0的车型——长安旗舰SUV CS95也已上市销售;而在自动驾驶地图领域,高德不仅获得了亚洲首个商业化订单,更于去年10月宣布自动驾驶地图测试期免费,助力自动驾驶汽车研发。
 
高德交通大数据与开放平台也已逐步打入汽车产业链条。本次上海车展,高德作为唯一合作地图厂商,为参观者提供周边停车场的实时动态车位信息,并将车展摆渡车信息加入出行路径规划,结合实时路况为观展者设计最优出行方案。开放平台方面,高德地图借助庞大的位置数据信息,已与各行各业共享服务解决方案。以曹操专车为例,高德基于专车的出行特点,针对用户痛点进行专项技术改进,提供了专车解决方案。
 
新能力新需求 从“+互联网”到“互联网+
本届上海车展上,越来越多的车型开始提供全时在线化的互联网车载服务,“互联网汽车”也逐渐从一种宣传概念,成为一个产品品类。互联网汽车诞生,正是基于汽车从单纯的代步工具向移动出行服务平台转变的大趋势。而在这种从工具到服务的转变中,车辆联网化是第一步,也是基础所在。
 
“过去的离线导航产品无法随时更新地图数据,也无法显示实时路况并在线躲避拥堵,在用户体验方面无法和手机导航相提并论。而随着车辆实现联网化,在线化的车载导航完成了从‘路径导航’到‘路况导航’的升级,同时还可以与车辆系统进行深度融合,更符合驾车场景,重新焕发了生命力。”韦东说,“过去一年,高德始终在呼吁加快汽车联网化的过程,也与多家企业达成了在线化导航及出行服务的合作。随着汽车业逐渐从完成联网化能力改造的‘+互联网’阶段,进入到构建体系化服务能力的‘互联网+’阶段,综合的互联网解决方案就显得愈发重要。”
 
产品升级 促合作模式变革
从“+互联网”到“互联网+”,产品的进化只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伴随着汽车从工具向服务的转变,汽车业原有的合作模式也将发生变化。传统合作模式下车企是汽车生态的核心,供应商为车企服务。随着汽车成为一种出行服务平台,用户将成为汽车生态的核心。在这种情况下,供应商和车企之间将不仅仅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转而逐步建立协作关系,二者共同为用户服务。
 
“无论是汽车企业还是地图厂商,如果仍然沿袭传统的合作模式,把数据作为商品,而忽视互联网能力的建设,将在未来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韦东说,“在汽车产品中,四驱系统能够使车辆更好地应对复杂道路条件,顺利抵达目的地。高德此次公布四驱战略,就是希望用自身的互联网能力为车企伙伴赋能,加速互联网汽车生态的建立。”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jack)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综合搜索

关 键 字:
(支持","或" "关键字进行检索)
搜索类型:
搜索范围: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