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全球测试认证研讨会成功举办
作者: 未名 来源: 汽车制动网 日期: 2018年8月3日

应对贸易战,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以技术决胜海外市场
8月3日,德国莱茵TUV(下文简称TUV莱茵)协同广东省充电设施协会、深圳市瑞凯诺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瑞凯诺)在深圳举办“质胜之道--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全球测试认证”研讨会,与现场嘉宾们深入探讨了“电动汽车充电桩出口市场”“电动汽车充电桩全球认证标准”“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通信协议”等电动汽车前沿话题。
 
同时,在广东省充电设施协会秘书长邹雅兰及现场近百位企业嘉宾共同见证下,TUV莱茵商用及工业产品服务总经理郑豪为深圳市瑞凯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练国标颁发了DIN70121的AK证书,标志着深圳市瑞凯诺科技有限公司的欧标直流充电桩通信模块技术水平已接轨国际领先水平,为进军海外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
↑TUV莱茵商用及工业产品服务总经理郑豪为深圳市瑞凯诺科技有限公司颁发DIN70121的AK证书
 
海外市场潜力巨大,实力是关键
国内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产业发展至今,经历了一轮野蛮生长。在补贴政策和各地方政府扶持力度不断的调整过程中,行业分化日趋明显。随着产品同质化和价格竞争的加剧,中小充电桩企业甚至面临着能否继续生存的巨大挑战。因此,开辟新的战场,扩大市场范围的需求迫在眉睫。海外市场就是其中一个关键选项。
 
对此,郑豪在致辞中表示:“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充电桩厂商纷纷瞄准海外市场,向外拓展寻求突破已成为行业共识。现阶段,企业更需要充分掌握目标市场的政策法规和准入门槛,正确评估海外市场开发的技术难度以及项目的预期收益,掌握先机。TUV莱茵在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等产业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可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一站式检测认证服务,包括整车系统、供应链、充电设施的认证等,为充电桩企业的海外出口需求,提供技术保障。”
 
TUV莱茵商用及工业产品服务销售经理吴伟宏就“电动汽车充电桩出口市场”进行了分析,认为欧洲和美国都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但是相关的技术门槛还是相当高,主要集中在产品的漏电流保护要求和直流通信协议等方面。他建议国内厂商应该基于有限的资源,针对目标市场有的放矢的研发产品。对于海外市场产品售后维护成本较高的基本面,厂商需专注于技术突破和力求产品的稳定性。不要好高骛远去追求高大全的国内产品研发思路。最后,对于市场关注的“模式二充电的IC-CPD和模式三充电IEC62955漏电要求整合方案”,吴伟宏也着重进行了介绍。
 
\
TUV莱茵商用及工业产品服务销售经理吴伟宏着重分析了“电动汽车充电桩出口市场”
 
研讨会议题涵盖海外市场各地区充电设施测试和认证的标准要求,涉及的产品包括充电桩、充电站,充电线缆及连接器等,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欧洲、美国、日本和东南亚。TUV莱茵商用及工业产品服务技术经理陈雄,TUV莱茵电子电气产品服务经理林松,TUV莱茵高级项目经理肖光武等多位技术专家分别从产品安规要求、无线4G/WiFi/RFID通信要求、IEC61851-21-2的最新EMC标准等角度与会嘉宾分享了充电桩行业的全球各地的标准要求,为企业下一步出口计划奠定基础。
 
\
↑TUV莱茵商用及工业产品服务技术经理陈雄(右),TUV莱茵电子电气产品服务经理林松(中),TUV莱茵高级项目经理肖光武(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解全球各地标准
 
直流充电桩PLC通信方案,技术决胜市场
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在欧美地区采用有别于国标充电桩的PLC通信方案。这对于很多国内厂商来说相当具有挑战性。如何保证欧美直流充电桩PLC通信的可行性和稳定性,TUV莱茵商用及工业产品服务总经理郑豪就“电动汽车直流通信DIN70121与ISO15118的差异”这一题目,分享了直流PLC通信的详细技术要求。承接上述要求,深圳市瑞凯诺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张娜对于欧美直流桩的通信协议,提出了瑞凯诺公司的“电动汽车欧标直流充电桩PLC通信解决方案”。
 
在颁证仪式上,深圳市瑞凯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练国标表示:“欧美电动汽车直流充电通信协议一直是制约国内电动汽车充电桩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瑞凯诺科技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在行业内首次提出了基于中国国标直流充电通信模块的基础上进行协议转换的领先方案,为国内车厂和充电桩厂商进入欧美市场提供了高效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此次能够获得由TUV莱茵颁发的产品认可证书,正是对瑞凯诺产品的肯定,为瑞凯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sara)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综合搜索

关 键 字:
(支持","或" "关键字进行检索)
搜索类型:
搜索范围: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