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决胜转型:大陆集团发布调整后的战略
作者: 未名 来源: 汽车制动网 日期: 2020年12月17日

◆三大战略基础:提升经营业绩,增强产品组合差异化,将向互联和可持续性出行的变化转变为机遇
◆中期战略目标: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率:约8%-11%; 年度自然增长率:约5%-8%; 资本回报率:约15%-20%;现金转换率:70%以上
◆大陆集团首席执行官Nikolai Setzer先生:“凭借面向未来的技术和锐意进取的全球团队,我们旨在成为出行领域转型的成功者。”
 
2020年12月16日讯。鉴于汽车行业的转型,以及人们对可持续、零排放出行日益增长的需求,大陆集团正在重新调整其盈利增长路线。作为资本市场日活动的一部分,大陆集团于今天提出调整后的战略,其中期目标旨在实现平均每年约5%-8%的自然增长,从而领先于所在的市场和行业。例如,大陆集团汽车技术子集团预计其中期业务表现将优于市场平均增长水平,从而超过预测的5%-7%的平均年度市场增长率大约2%-4%。大陆集团的目标是实现8%-11%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率(不包括动力总成技术子集团)。
 
“无论车辆采用何种驱动系统,未来出行的特点是高度的互联性、安全性以及便利性。虽然硬件依然很重要,但软件将在未来产生更大的影响。凭借面向未来的技术和锐意进取的的全球团队,我们旨在成为出行领域转型的成功者。”大陆集团首席执行官Nikolai Setzer先生周三在汉诺威说到,“我们战略的三大基础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提升经营业绩,增强产品组合差异化,将向互联和可持续性出行的变化转变为机遇。”
 
“我们的战略是清晰的,中期目标也已经确定。”大陆集团首席财务官Wolfgang Schäfer先生强调。“我们的增长速度超过所在的市场和行业,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率约为8%-11%,以及资本回报率约15%-20%,这些都证明我们正在积极进取的道路上脚踏实地地前进。此外,现金转换率将超过70%,我们将在未来进一步增强我们的财务实力。”Schäfer说。 
 
大陆集团战略中期目标

\
 
差异化的产品组合战略:更快的增长、更高的价值
“在高利润和快速增长的出行产品领域,我们拥有独特而强大的产品组合。这一产品组合以及我们的专家团队,是集团现在和未来取得成功的关键。”Setzer解释并补充道。“因此,在未来我们将重新调整产品组合,以实现新战略和价值增长规划。”因此,大陆集团将把整个产品组合划分为   “成长型”和 “价值型”。
 
“今后我们将更密切关注增长领域和面向未来的技术,并把更多的资源投放其中。这将确保我们的增长速度优于市场。同时确保那些已经在成熟的市场中取得领先地位的产品继续保持盈利。”Setzer说。投资组合战略还可能包括收购、剥离和合作。
 
大陆集团将继续聚焦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业务领域,其中包括互联、辅助和自动驾驶、软件、配备高性能计算单元的新型汽车架构、高增长地区的轮胎和康迪泰克业务,以及数字化解决方案和服务(如针对车队和工业客户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大陆集团全球拥有超过2万名软件和IT专家,具有丰富的软件专业知识。
 
同时,公司将系统性地加强其在安全解决方案、显示和控制系统、表面材料和欧洲乘用车轮胎业务等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并确保盈利。大陆集团以此获得充足的资金,以支持其在市场和技术领先的增长领域实现业务的进一步拓展。
 
关于动力总成业务的拆分计划,Setzer 确认道:“截至今年年底,将按计划完成必要的组织和内部流程调整。我们将按计划在明年对纬湃科技公司进行拆分。”
 
全面的可持续业务发展路线
“汽车行业正面临极具挑战的结构性转型,我们希望顺势而为,在变局中发挥我们的优势。向可持续、零排放出行的转型,将促使我们在业绩和创新方面达到新高度。”Setzer说到。大陆集团于12月初发布可持续发展路线,正在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中路线图的一部分涉及零排放汽车:从2022年起,大陆集团将在其全球零排放汽车业务中实现碳中和。大陆集团全面的可持续业务发展路线旨在2050年之前实现100%的碳中和、100%的零排放出行和工业、100%的循环经济和100%的可持续价值链。
 
经营业绩:调整成本结构,提高生产效率
大陆集团还通过调整其成本结构以适应全球市场环境,确保其未来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如前所述,这些措施是其变革2019-2029全球架构调整规划的一部分,并已于2019年9月开始实施。此外,通过提升生产环境的自动化和数字化,大陆集团正在不断提高生产力。例如,大陆集团工厂正使用的2000多个协作机器人和自主无人驾驶运输系统(aAGV)。大陆集团凭借其在自动驾驶和机电领域丰富的专业知识,计划将在未来自行生产自主无人驾驶运输系统。
 
汽车技术子集团:安全、互联和便捷的出行
汽车技术子集团的战略聚焦于更安全、更互联和更便捷的出行,以及满足未来集成式汽车架构和日益全面的软件所需的技术。
 
大陆集团有理由相信,在一些汽车增长领域,将于中期实现更快的自然增长,优于全球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的全球产量增长(每个领域增长约3%-10%)。这些领域包括辅助和自动驾驶的产品和系统;为主机厂、终端用户和车队客户提供的服务;汽车架构、网联以及软件解决方案。其中至关重要的是,将安全、辅助驾驶、网联和娱乐等车辆功能结合起来的高性能计算单元。大陆集团是第一家为大众汽车ID.系列提供中央计算单元的汽车供应商。大陆集团已经获得多家主机厂的总价值超过40亿欧元的高性能计算单元订单。
 
大陆集团在辅助和自动驾驶的产品和系统方面也占据领先地位。例如,大陆集团最新一代雷达传感器确认获得了2021年国际消费电子展创新奖。
 
作为显示和控制系统领域的市场领导者之一,大陆集团创新的3D显示屏获得了欧洲汽车供应商联合会(CLEPA)创新奖。大陆集团预计在该技术领域的增长将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约1%。安全应用技术领域也是如此,如制动和约束系统,大陆集团将不断改善成本结构并及时调整产品组合,以保持竞争力。
 
总的来说,大陆集团预计汽车技术子集团将在中期实现约7%-11%的年度自然增长,从而超过预测的5%-7%的平均年度市场增长率大约2%-4%。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率预计约为6%-8%。
 
轮胎事业群2030年愿景:通过轮胎业务领域的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增长
如 “2030愿景 ”战略计划,轮胎事业群计划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全球领先轮胎制造商的前瞻地位。并依托其在轿车、卡车和特种轮胎领域的优质产品组合,持续发力于轮胎产品的技术革新。未来,大陆集团将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并紧密联系不同的客户群体。
 
轮胎事业群的中期目标是达到12%-16%的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率,资本回报率(ROCE)超过20%。大陆集团进一步提高其在增长市场(如亚洲和北美市场)的市场份额。所属乘用车轮胎业务领域范围之内的电动车轮胎产品及高性能轮胎产品的全球业务将逐步实现拓展。卡车和客车轮胎业务将通过Conti360˚车队服务在所有地区进一步发展。此外,如两轮车轮胎、赛车轮胎、工业轮胎、农用轮胎等特种轮胎业务也将在未来实现稳步增长。
 
根据之前的“2025愿景 ”战略,轮胎事业群的全球市场份额将大幅增加,新的战略计划旨在延续这一成就。智能化、数字化的轮胎解决方案和积极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也将为未来的市场成功和差异化做出重要贡献。在基于服务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域,轮胎事业群希望到2030年成为全球领先的供应商。作为全球最大的轮胎制造商和出行领域电子、传感器和软件的供应商之一,大陆集团具有决定性的竞争优势。
 
大陆集团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也在追求远大的目标,力争到2030年成为轮胎行业最先进的制造商。其重点将放在气候保护、低排放出行、循环经济和可持续供应链等战略话题上,从而覆盖价值链的各个阶段。为了使未来的轮胎在生产、使用和可回收方面更加节能环保,大陆集团正在大力投资新技术、替代材料和绿色生产工艺的研发。例如,到2050年大陆集团将逐步优化轮胎生产,100%使用环保材料。
 
康迪泰克:超越橡胶的智能解决方案
康迪泰克事业群自2017年起就始终如一、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超越橡胶的智能解决方案”这一愿景。具体而言,康迪泰克旨在八个增长领域的增长速度实现比市场快约3%。
 
该增长潜力主要来自于未来对数字化和智能化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此过程中,康迪泰克将利用其长期以来对行业和材料的深厚了解,通过将各种材料与电子元件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开辟全新的业务机会。
 
特别是2019年收购了Merlett,以及在今年夏天与aft automotive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后,大陆集团在工业和汽车领域的塑料专业知识得以大幅提高。
 
通过使用配备摄像头的无人机对输送带系统进行监测,大陆集团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势的发展。例如,从空中对输送带的开放区域进行监测。在无人机离开现场后会回到自主充电站,通过IoT(物联网)模块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指定的云端。图像数据由基于人工智能的算法进行处理,并就检测到的缺陷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早期阶段发现缺陷,以减少计划外和成本高昂的停机时间,并根据需求安排服务期。
 
另外,康迪泰克事业群计划进一步提高其盈利水平,例如在乘用车、轨道交通、印刷业和矿业中的应用。因此,该事业群计划在中期实现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率恢复到大约9%-11%。其资本回报率(ROCE)预计将超过20%。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Jack)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综合搜索

关 键 字:
(支持","或" "关键字进行检索)
搜索类型:
搜索范围: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