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日产汽车参展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作者: 未名 来源: 八秒跑车网 日期: 2021年11月5日

日产技术与中国同行 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
(2021年11月5日,上海)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简称CIIE)今天正式拉开帷幕。以“日产技术与中国同行”为主题,日产汽车公司全面展示了进入中国40余年来的技术引进发展历程以及成果。
 

\
日产汽车参展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日产汽车公司副总裁、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木俣秀樹(Hideki Kimata)先生表示:“中国是日产汽车的核心市场。今年是日产汽车第三次参与进口博览会。通过参加进口博览会,展现了日产汽车‘推动创新,丰富人们的生活’的企业宗旨,践行‘在中国,为中国和世界’的承诺和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可信赖的合作伙伴’的决心。”
 
积极导入先进技术成果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汽车品牌之一,日产汽车不断深耕中国市场,始终保持将全球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提供给中国消费者,积极助力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本届展会上,日产汽车展出了在“日产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技术愿景下,在电驱化、动力创新、技术车型导入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在电驱化方面,日产汽车展出了首款在中国生产、面向中国市场投放的纯电动车型——日产轩逸·纯电SYLPHY Zero Emission、中国市场首款搭载日产e-POWER技术的车型以及世界电动方程式锦标赛FE赛车。
 
\
世界电动方程式锦标赛FE赛车
 
作为汽车领域创新与电驱化的先行者,日产汽车拥有74年的电驱化技术研发与应用经验,诞生了众多先进的技术和产品, 包括在全球销售50万台无一起电池安全故障的纯电车型——日产聆风(Nissan LEAF)。日产e-POWER技术,作为前所未有的融合动力,更是与纯电动技术一起为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与传统混合动力技术不同,日产e-POWER技术的汽油发动机并不直接用于驱动车辆,而是专用于发电,可为消费者提供比肩纯电动汽车的驾驶乐趣、静谧性和平顺的加速性,同时避免了在续航里程和充电设施方面的焦虑。到2025年,日产汽车计划向中国市场导入9款电驱化车型,其中包括6款搭载日产e-POWER技术的车型。
 
 
\
中国市场首款搭载日产e-POWER技术的车型
 
此外,日产汽车还展出了全新一代奇骏。作为全新CMF-CD平台开发的首款SUV,全新一代奇骏由内而外全面革新,集力量美学设计、豪华科技座舱、全地形驾控、前瞻科技配置等特色于一身,是真正的产品革命。动力方面,全新一代奇骏搭载VC-Turbo超变擎300发动机。作为日产汽车工程师20余年的研发结晶,VC-Turbo超变擎发动机集超强动力与超强能效于一身,让澎湃动力和高效节能两者兼得。同时,全新一代奇骏还搭载了增强版ProPILOT超智驾、全新升级Nissan Connect超智联2.0等众多前瞻科技,为驾乘者带来自信的驾驶体验。
 
\
全新一代奇骏
 
持续践行“在中国,为中国”承诺
日产汽车长期以来一直将可持续发展置于业务运营的核心位置,致力于打造更清洁、更安全和更包容的社会。如今,中国市场已经成为日产汽车全球最重要的市场,日产汽车践行“在中国,为中国”的承诺,持续助力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19年,日产汽车发布首个面向中国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纲领“日产中国可持续发展规划2022”,以环境保护、社会发展和公司治理三个方面为核心,积极为中国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其中,在社会发展方面,日产汽车连续15年参与中国道路交通安全论坛,不断助力构建“零伤亡”的汽车社会。同时,连续9年参与《新能源汽车蓝皮书》的编写工作,赋能中国汽车产业的绿色发展。另外,日产中国最成功的公益项目之一——日产筑梦课堂,经过多年的积累,累计受益学生人数也已超过100万人,预计到2022年,累计受益学生人数将达到200万人。
 
\
孩子们参加日产筑梦课堂
 
未来,日产汽车将继续在“Nissan NEXT企业转型计划”的指引下,进一步加速“日产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在中国的全面落地,根据消费者需求和行业的发展,不断提供令人兴奋的先进创新技术和产品,为推动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Jack)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综合搜索

关 键 字:
(支持","或" "关键字进行检索)
搜索类型:
搜索范围: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