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相关产业 > 正文
浙江瑞立以市场为先
作者: 朱志宇 来源: 中国汽车报 日期: 2007年08月13日

    记者第一次去瑞立参观时,正是该企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并成功由小资本市场升级为全球资本市场后不久。半年多过去,记者再次来到这家公司。从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和充满自信的表情可以看出,瑞立发展势头正猛。集团副总裁陶保健告诉记者:“自去年公司上市以来,很多客户甚至是我们的竞争对手都争先恐后来洽谈合作或交流。业务很多,范围也越来越广。”

    瑞立,地处温州经济模式发祥地之一的瑞安,创建于1987年。20年来,瑞立由一个拥有7名员工、年产值仅10多万元的汽配小厂逐步发展成为拥有员工2000余人、年产值超10亿元的规模型集团企业。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奇迹?

    有这样两句话: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没有市场,哪里就会出现温州人。的确,按照陶保健的总结,瑞立的成功,靠的是对市场的重视。

    成立之初,瑞立名叫红旗汽配厂,主要生产汽车门灯开关。几年下去,发展速度极为缓慢。公司创始人张晓平(现任瑞立集团董事长)急在心里。“到夹缝中找市场。”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张晓平等人确立了这样的发展思路。当时,国内重卡市场规模还较小,重型车配件生产厂家也不多。大的企业不愿意做,小的企业无能力生产。但张晓平认为,这块市场必有可为。于是,几位创业者不辞劳苦前往某重卡生产厂家,几乎是跑断双腿,磨破嘴皮,最终感动了对方。在对样品进行逐项试验后,配套大门被打开了。

    这仅仅是开始。对多数企业来说,市场开拓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瑞立销售公司总经理徐本光告诉记者,瑞立能迅速成功,是因为其对用户的每一次要求都会全力以赴。

    1993年,一家军工企业找到瑞立,需要一批产品,但交货时间非常急迫。对于当时刚刚起步的瑞立来说,接这个订单,有巨大困难;不接,意味着丢掉机会。他们咬咬牙,经过三天加班加点,完成了生产。考虑到交货时间紧,就采用空运方式将产品运过去,解决了对方的燃眉之急。“可以说,那次花的代价不小,甚至没有赚钱。但是这么做,赢得了客户信任。直到现在,这家企业还是我们的忠实客户。”徐本光说。

    还有一件事让陶保健记忆犹新。那是2003年的“非典”时期,山西一家变速器生产企业急需一批缓速器,为青岛某整车企业供货。当瑞立加紧将产品生产出来后,发现了更棘手的情况。那个时候,空运、陆运等企业基本上已经停业,这该怎么办?情急之下,领导当即拍板:亲自开车送去!于是,经过7天辗转,产品被送到到客户手中。这让山西客户十分感动。当晚,青岛那家整车企业也打来电话,表示感谢。

    在瑞立,人人都知道这么一句话:大市场,大老板;小市场,小老板;无市场,要破产。因此,奋力开拓每一块市场,成为瑞立执著的追求。近年来,瑞立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改造,并实施了多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工程。于是,瑞立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如今,瑞立的汽车产品囊括气制动元件、液压制动元件、汽车电器、汽车仪表、转向助力泵、电涡流缓速器、汽车ABS、自动间隙调整臂、汽车水泵、汽车灯泡等十几个大类。产品除为国内30多家汽车制造厂配套外,还逐步进入全球汽车配件采购体系。按照陶保健的解释,如今瑞立奉行“三三制”的多元化市场格局:主机配套、维修配件和国外市场各占三分之一。“通过三方面的组合,我们将产品市场充分扩展,增强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他说。

    去年的上市更是让瑞立打了一个“漂亮仗”。现在,瑞立的品牌更响了,不少跨国公司慕名而来,海外销售市场迅速拓展。徐本光笑言:“几年前,我们曾经联系一家国外知名企业,希望能与他们合作,结果遭到拒绝。几年后,他们主动来邀请我们去他们那里参观、洽谈,寻求合作。这就是变化,就是发展。”

    据徐本光介绍,今年上半年,瑞立总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38%,出口、OEM、配件销售总产值达6亿元。“下半年会更好。相信全年销售额增长不会低于38%。”他说。

\

瑞立数控生产线一角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