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天津举行的一次汽车论坛上,来自国家政府部门的官员指出,中国汽车产业的出口贸易环境逐步严峻,汽车及零部件的出口贸易摩擦正进入新的高峰期。面对政府官员的反复提醒,中国车企究竟该如何面对这个高峰期呢?
汽车产品出口贸易摩擦增多
从前些时间俄罗斯停止中国汽车企业的建厂项目往前追溯,美国召回中国产汽车轮胎案、吉利马来西亚建厂夭折案、陆风欧洲“碰撞门”案等重大事件历历在目。但与此同时,我国汽车出口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今年1~7月,我国出口汽车29.4万辆,金额33.4亿美元,分别增长了70.3%和114.3%。
今年的出口形势与以往有所不同,西方国家在很大范围内掀起了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问题的指责。中国出口产品正遭到全世界的特别关注。汽车出口产品虽然没有直接卷入这场纷争,但是,国际出口形势已经变得非常严峻了。
就在政府、行业和一些企业对此担忧万分的时候,记者采访发现,部分企业的出口似乎没有受到这种不利大环境的影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部分汽车企业未感到特别的压力
“今年我们并没有感到出口市场增加了多少阻力。”江铃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夏英杰说。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他认为,有些事情不能简单地看,特别是限制措施。比如欧洲,他们虽然对中国汽车非常警惕,也想千方百计地阻挠中国汽车的进入,但是,他们的做法很规范。他们往往通过技术门槛来进行限制,比较公平。有专家认为,这种做法现在也许会对中国汽车产品进入欧洲造成阻力,但是,一旦中国某个汽车产品达到了欧洲的技术要求,那么,这个门槛很可能成为“保护伞”。
目前,商用车是夏英杰的工作中心。也许正是因为商用车国际市场的独特性,才是他没有感到特别多阻力的原因。“江铃的商用车出口量比较大,但没有遭到国际市场的特别关照。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目标市场中,几乎都没有什么商用车产业,不会对其造成冲击。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江铃商用车的质量比较稳定,客户口碑不错的缘故吧。”夏英杰说。
另一出口大户长城汽车的情况又如何呢?长城汽车宣传部部长商玉贵告诉记者,今年,长城出口汽车达到4.5万辆不成问题。他们也没有感到今年出口的阻力增加了多少。“长城汽车做出口已经近10年了。当然也遇到过贸易摩擦和阻力,但是,现在只是谈判的时候非常困难,只要谈下来,进入市场就很顺利了。”
商玉贵说:“目前长城汽车的出口形势很好,这可能与长城出口战略求稳有关。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就是要稳扎稳打。长城有句话叫不做‘傻事’,比如进入欧洲市场,我们现在只进入了意大利和罗马尼亚,而且还是在经过充分准备之后才进入的。至于欧洲腹地以及美国市场,长城的态度很谨慎。世界这么大,很多市场还没有开发,长城现在没有必要非要进入欧、美。”经过多年的经验教训,长城汽车已经明白了避实就虚的道理。
那么,中国汽车企业究竟该如何应对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的出口贸易阻力呢?
发挥自身优势,低调寻找市场
国内汽车出口大户江铃和长城的做法,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寻找合适的市场扎根。
江铃靠的是在商用车制造方面的优势,确保品质,寻找市场。长城则是寻找合适的市场,再利用自身优势,做深做大。商玉贵告诉记者,他们的哈佛CUV在俄罗斯卖到2.2万~2.4万美元一辆,在非洲部分地区更高。这就是选好市场,做深做大的结果。
没有低价进入,没有大规模产业冲击威胁,中国汽车在悄无声息中成功地在部分国际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目前,真正遭到各国警惕的是中国的轿车产品出口。从陆风事件,到吉利建厂夭折,再到俄罗斯暂停中国汽车建厂项目,中国轿车进入国际市场的步伐颇为艰难。
有业内专家认为,中国轿车产品能否也借鉴一下日本、韩国当年的经验,借鉴一下国内商用车、皮卡、SUV出口的经验,不求轰轰烈烈,但求扎扎实实,充分发挥自身成本优势,低调进入国际市场。如果太过张扬,中国的轿车产品很可能会遭到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国际市场的集体抵制。“我认为,如果中国汽车企业能顺利度过贸易摩擦这一关,对中国汽车产业今后的国际化发展会大有益处。”一位专家这样对记者说。
中国生产的皮卡大批量出口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