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热潮中,收购国外零部件企业开始进入一些国内企业的视野。也许跨国收购是一种快速进入国外主流市场的途径,也许跨国收购背后隐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不同领域、不同市场、不同企业以及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日前,记者采访了一位多年从事中美企业经贸交流的女士———汉林顿全球商务管理集团总裁伊丽莎白·汉林顿,请她谈谈中国零部件企业如何应对跨国收购的机遇和风险。
目前是收购美国企业的好时机
汉林顿女士对中国非常熟悉,她热爱中国文化。她与中国结缘是在30多年前,汉林顿的丈夫是尼克松执政时期,在白宫工作的人员,1973年曾随尼克松总统访华。自1981年开始,汉林顿女士经常来往于中美之间,为中美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牵线搭桥。
汉林顿告诉记者,2002年以前,她参与、促成的合资合作项目基本上是美国资本或企业来中国投资或合资建厂。2002年之后,情况发生改变,他们主要协助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
多年来,汉林顿涉足汽车产业并不多,但对此一直比较关注,因为她的父亲曾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管理人员。
汉林顿认为,当前是收购美国零部件企业的较好时机,原因有三点:第一,目前美国整个汽车业正处于低谷,一些零部件企业面临经营困难,此时收购,价格会比较适宜;第二,目前美元价格较低;第三,收购零部件企业,除了获取技术,还可以获得被收购企业原有的营销渠道,目前大部分配套关系比较有价值。
汉林顿以一家名为TORVEC的零部件企业为例,阐述自己的观点。这家企业研发并生产差速器等汽车零部件,并为美国航空航天局生产飞行器的有关部件。丰田公司曾在1999年前购买了该公司的上一代差速器技术,该公司的新一代差速器可节能20%左右。虽然技术比较先进,但在美国,高昂的制造成本根本无法保证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家公司的股东目前正准备出售该企业。
据了解,汉林顿曾帮助浙江万向集团等中国零部件企业成功收购美国公司。
对跨国收购的风险要有全面应对措施
收购国外零部件企业后,如何发挥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汉林顿认为,最好的方法是收购以后转移到中国进行生产,国外部分只保留营销渠道和部分管理职能。
将生产部分转移到中国境内,意味着要关闭国外的生产工厂。近年来,人们已对美国各种工会的强势有所了解,关闭工厂和裁员无疑是一个棘手问题。对此,汉林顿认为,收购前要详细了解当地情况并有所选择,获得当地政府的支持非常重要。汉林顿说,她了解到,美国有些地方政府对跨国收购非常支持,比如制造业基地芝加哥,现任市长就多次表示,非常欢迎中国企业到美国进行企业并购。他们不仅提供企业经营手续方面的便利,在一定时期内给予新企业税收优惠,还帮助协调其他问题,包括促进在当地银行融资等。
国外舆论和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评价是怎样的?汉林顿认为,目前国外消费者对中国产品质量提升的认识相对滞后。以美国来说,前些年,人们对中国产品的接受程度已经很高,但今年夏季的食品和玩具风波使中国产品的质量声誉受到很大打击,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的信誉度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她相信,这种情况会逐渐改变。这也需要中国企业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中国制造”不应是低价产品的代名词,而是低价格加高质量。
中国零部件企业需技术升级
汉林顿认为,对于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除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最迫切的问题是技术升级。
汉林顿认为,除了到国外收购一家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技术升级还可考虑另外两个途径:第一,与独立的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在中国共同建立合资研发中心,或开展合作开发项目。在合作中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培养自己的研发人才,并形成自己的创新能力。
第二,加强自主创新。汉林顿说,这是最慢、最难的,但也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加强自主创新的措施有很多,从东西方文化对比的角度,汉林顿认为,要提高创新能力,一方面要重视教育———基础教育和专业培训,另一方面要改变思维方式。中国的教育,重视学习多少内容;西方教育则更强调解决什么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难免要碰到各种困难,遭遇各种失败。相比之下,中国人比较“爱面子”,对失败的承受力相对弱一些,这是自主创新的一大文化障碍。
汉林顿说,每当她走过北京建国门的古观象台,总是感叹中国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四大发明,而美国的历史才不过几百年。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一直不弱,现在要做的,只是把这种能力重新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