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的2月份,车市一般都比较平静,今年却是个例外。春节过后,一系列新车上市活动和价格调整举措纷纷亮相,从节奏上来看,可以说,今年车市比往年提前一个月进入了兴奋期。
新车数量是去年的4倍多
去年2月,上市的国产新车只有2款,今年则达到9款,几乎达到了去年3月的上市新车数量,也是自2002年车市井喷以来,2月份单月新车上市数量最多的一年。
从上市新车车型来看,全部是现有车型的升级和换代车型,并没有全新的国产车型出现。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国内现有在销车型的数量已经非常庞大。车型退市的数量远远不及上市新车。未来改换升级车型的上市,可能会占据国内车市越来越多的份额,尤其是在主流乘用轿车市场,更是如此。
从这两年的发展趋势来看,主流乘用轿车的品种,我国不比任何一个西方国家少,而相对缺失的,则是一些个性细分市场的相对小众车型;例如去年大热的SUV,和至今还未真正兴盛的跑车。而在柔性生产技术的支持下,非轿车品种的上市,也有助于企业摆脱轿车市场的激烈竞争而另辟销量提升蹊径。
当然,传统3月份掀起的新车型上市高潮,今年应该依旧如此,不过,很可能轿车在其中的比例会同比减少一些。
2月份上市的国产新车,有荣威750 1.8T、一汽丰田新威驰、卡罗拉运动版、东风标致307两厢、天语SX4三厢限量版、飞度1.3L型动派、广本08款奥德赛、长安新款奔奔和2008款BMW325i共9款。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一汽丰田的新威驰。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款新威驰在车型上可以说是一款全新车型,其和老威驰的关系也就是继承了一个品牌而已。不过值得玩味的是,这款新威驰和广丰即将引进的雅力士Yaris在技术和配置底层上,几乎没什么区别,是同一个平台上的两三厢版本。双品牌战略一般在国内都应用在换代车型上,新车走双品牌路线的,之前只有标致206和雪铁龙C2这一对难兄难弟,而其市场表现无疑算不上成功,在同级市场上已经难有作为。也许是丰田对其销售能力信心十足吧,但双品牌战咯可不是那么容易玩的。
再看老威驰去年的销量,不到4万辆,今年1月份的销量还没到去年的平均值,不足2500辆。从花冠和卡罗拉的关系来推导,如果一汽丰田对威驰这个品牌不满意的话,大可推出一个叫“威尔士”的新品牌来运营,可如果要说对威驰这个品牌满意,那就真是自卖自夸了。可以说,新威驰继承了一个并不算太好的品牌,再加上Yaris上市后的变数,前景比较微妙。
另外一款值得留意的车是标致307两厢。也许是当年广州标致的挫折,东风标致一直以来都步步为营,除了车型自身的一些潮流元素外,基本不干意图引导车市的事情。从307引进中国开始,市场呼吁上市两厢的声音就没有停止过。可一方面由于自身产能原因,一方面前几年两厢车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让标致一直下不了决定生产两厢307。直到去年两厢车大热,标致也许才真正下定决心。不过,迟到的两厢307对于消费者来说,虽然法兰西的时尚元素让这款车在设计上并未显得过时,但307在法国停产,却让两厢307在国内诸多的“全球同步上市车”中显得有些不协调。也许,东风标致对此也有所心理准备,从其在上市会会场公布的年度销量预期来看,两厢307分摊到的,应该在2万—3万辆之间。坦率地说,个人认为这个数值有些偏低,中国市场上老车热卖并不少见,尤其是在新307三厢版热卖的背景下,两厢307应该还有潜力可挖。
厂商提早打响价格战
时隔多月之后,久违了的厂商降价终于又现市场。比亚迪、海马、猎豹、一汽丰田对麾下车型纷纷做出指导价上的调整。其中,普锐斯虽然降幅高达2.24万元,但由于该车基本无量,对车市影响可以忽略。此外,比亚迪F3降1万元,海马福美来降8000元,猎豹飞腾降2万元(是SUV市场最早降价的一款车型)。这几款车的官方降价,对手同级市场还是具有一定冲击力的。
经过这么多年的降价,车价究竟还有多少下降空间,市场对此也是众说纷纭。从2月份的价格市场变化来看,由于当中有一个春节,销售终端市场上出现的优惠促销明显减少,甚至不到前几个月的一半,其中,大部分的购车优惠都是从节后开始实施,厂商官方降价也是如此。
与往年不同的是,以往厂商对车价进行官方调整,往往都是在3月份开始的,今年提早了一个月。另外,今年率先进行官方降价的,几乎都是自主品牌车型。这其中透露出不少信息。首先,在同一价格区间,合资品牌竞争优势要大于自主品牌,自主品牌目前还只能通过价格差距来形成竞争优势。其次,自主品牌新年开局不能算很顺利,从1月份销量数据来看,排名前10的全部是合资品牌车型。再次,今年自主品牌可能会在价格市场上先下手为强。
不过,整个车市是否会因此在3月发生大范围厂商降价,还是个未知数,笔者认为可能性不大。一是由于开年以来,主流合资企业的主流产品销量还可以,而且,持续不断的暗降也足以消化消费者对产品的低价格需求。二是汽车厂商目前普遍面临钢材涨价的压力,据测算,平均到每辆车上的成本增加约为500元。原材料的涨价,对价格市场无疑影响巨大。在无法确定该轮原材料涨价究竟影响有多深远的前提下,对于降价,厂商必然是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