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无奈,还是无奈。”国内某大型柴油机厂负责人在谈及电喷市场时一脸茫然。他说:“由于跨国电喷企业不肯大幅降低电子控制燃油喷射(以下简称电喷)的售价,仍然垄断电喷系统的高额利润,我们必须自己消化成本,必要时还要提高发动机售价。用户不愿意为这些发动机买单,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国Ⅲ的推行。”
柴油机电喷系统被跨国公司垄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柴油机电喷市场集中度很高,由国外少数几家跨国企业垄断。如德国博世、美国德尔福、日本电装等,他们掌握着电控燃油喷射的核心技术。
据了解,相同国家的电喷系统生产企业和整车厂之间形成更多的合作配套关系。如德国大众只采用博世的电喷,对于其他厂家来说,电喷系统的采用在品牌上是相互渗透的。任何一个整车厂都有可能采用博世、德尔福、电装等品牌的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也有可能自主研发。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他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供应商提供电喷产品,这样能在谈判上取得更多优势。
尽管本土企业在电喷系统的研发上滞后,却并非一点空间没有。
国Ⅲ尚不能成为主流
国内某大型柴油发动机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柴油机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为了赢得市场,公司不得不购买那些稳定性更高的跨国公司生产的电喷系统。”
据了解,一套大中型车用的柴油电喷系统的采购价格高的超过1万元,低的在8000元左右,轻型车柴油电喷系统价格高的超过7000元,低的也在5000元左右。发动机升级的很大一部分成本是电控系统的成本。如果2008年新生产的柴油发动机都使用跨国公司的电喷系统,其市场规模是非常大的。
不过博世、德尔福、电装等公司对电喷市场的占有并没有像国Ⅲ实施那样快,因为国Ⅲ的实施需要一个市场接受过程。根据北京奥尔威咨询有限公司的预测,由于跨国公司拒绝放弃电喷系统的高额利润,今年上半年,国内市场对柴油机电喷系统需求只有30万套左右。30万套相对于国内柴油机市场几百万套的市场容量来说,并不具有决定性作用。
一位业内专家介绍说:“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发动机仍然是国Ⅱ机型。”这为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电喷系统留下了时间。
另一方面,目前博世向市场推广的电喷系统以高压共轨系统为主,这种系统对油品要求比较高。根据中石油和中石化的估计,到2009年底,这两大燃油供应商才能向全国市场供应达到国Ⅲ机型使用的燃油。这对博世来说,并不是一个利好消息。业内专家告诉记者,跨国公司虽然有几十年的研发经验和技术积累,不过这些数据都是建立在当地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在中国使用还需要经过很多改进。
本土企业反攻
近年来,广西玉柴集团、一汽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成都威特电喷有限责任公司都自主研发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单机的质量和国外品牌没有很大差别。
国内柴油机厂也对本土企业生产的电喷系统给予很多支持,包括广西玉柴、一汽大柴等企业已经开始使用本土企业开发的电喷系统。
一家发动机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本土企业的产品性能能够更稳定,他们更愿意使用本土企业的产品。一方面,本土企业的产品具有更高的性价比优势。另一方面,本土企业在销售和售后网络的建设上是跨国企业无法比的。他说:“本土企业开发的产品更适合中国的实际使用情况。”
面对跨国电喷企业产品高价格
企业呼吁支持国货
“在国内,与乘用车市场上合资品牌唱主角不同,商用车领域是自主品牌占主导。无论是整车还是发动机,自主品牌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因此在电喷系统的采用上,整车企业应该拥有更多的主动权。一方面,要与发动机企业合作,提高议价能力。另一方面,要大力支持本土企业在电喷系统上的研发,争取早日实现批量生产。”国内某大型商用车企业的销售经理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排放标准从国Ⅱ升级到国Ⅲ后,在相同排量情况下,一辆轻卡的价格提升1万-2万元,一辆重卡的价格则会提高3万元左右。这些增加的费用中很大一部分是电喷系统的成本。对于轻卡来说,1万-2万元已经是目前轻卡价格的15%-50%,这对轻卡用户来说是无法承受的。
除了应对发动机增加的成本,商用车企业还要面临原材料不断上涨的压力。基于这种情况,不少商用车企业对今年的销售增幅作出了相对保守的估计。
由国Ⅱ升级到国Ⅲ,并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会涉及到零部件供应以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问题。国Ⅱ发动机在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就能判断出故障节点,国Ⅲ发动机的故障诊断更多依靠机器检测。虽然机器检测的准确性和精度更高,但对设备和人员的要求也提高了很多。如果这一整套系统都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将会严重威胁整个行业的安全。这对商用车行业来说,不啻于一个恶性肿瘤。
国内多家企业向记者表示:“尽管目前对于跨国电喷企业的技术垄断很无奈,但本土企业不能在电喷系统的研发上松懈。”
据了解,目前国内研发的电喷系统主要集中在中小柴油机上,除了这套系统成本低外,对发动机的改造也比较小,适合轻中卡以最小的代价实现升级。正是有了本土企业的参与,才使跨国电喷系统的价格有了降价的可能。随着本土企业对电喷系统的重视,有更多的企业和研发机构参与到电喷系统的开发中。
“如果本土电喷企业能在2-3年使博世的市场份额降到30%,对商用车企业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国内某大型商用车企业的销售经理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