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内自动变速箱基本依赖进口的尴尬现状,发改委和国内大型汽车制造商酝酿着大动作。近日,记者从确切渠道获悉,在发改委的协调下,一汽、上汽、东风、长安等国内10余家企业联合组建了技术开发机构,联手研发自动变速箱,尤其是双离合变速器(DCT)。此举有望改变自动变速箱完全依赖进口的现状。
国内大型企业联手
这是国内汽车企业在技术领域的首次联手,这次联手少不了发改委的牵头。
长安汽车集团主管研发的副总裁朱华荣近日透露,这个联合机构已经进入筹备阶段,目前正在注册中,名字是“中联发”。
朱华荣所说的技术机构超过10家企业联合组建,分别有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华晨、吉利、奇瑞等企业,国内几乎所有的大型汽车制造企业都参加了这一机构,总数超过10家。
记者了解到,国内企业联合组建的企业全称为“中联发实业有限公司”。长安内部人士更透露,长安占有的股份为10%左右,但其他企业股份多少尚不清楚。据悉,该公司确定的主要业务是开发自动变速箱,重点是双离合变速器。
作为关键零部件之一的自动变速器,我国迄今完全依赖进口,每年进口金额高达上百亿元。
今年1月,在发改委的推动下,上汽和华晨曾进行自动变速箱方面的合作。当时,国家发改委一位副主任亲自参加当天的签约仪式,并表示,此次合作是国内汽车产业的一个重大事件,符合中国汽车企业发展方向。他还特别指出,这是一项国内企业需要攻关的技术。
5月13日下午,发改委工业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联合机构组建确实由该司协调,但具体到运营阶段由企业自己操作,在该公司中,发改委没有股份。与博格华纳展开谈判
尽管国内企业已走在一起,但DCT的核心技术却仅掌握在国外一两家跨国零部件企业手中,如美国博格华纳和德国舍弗勒集团。如果没有获得核心技术,DCT的研发无从谈起。
朱华荣透露,中联发已与博格华纳展开谈判,希望在双离合变速器方面进行合作。
记者了解到,这是发改委牵头的本意,即组建一个谈判平台,既能获得关键技术,又能分摊技术引进的成本,使得各家企业不至于造成资源浪费。购买之后,再希望各家企业携手联合攻关,攻克这项技术,实现自主生产。
据悉,如果与博格华纳的谈判达成共识,博格华纳将向中联发提供双离合变速器的技术,技术可由各企业共享,而技术费用由各家企业一起分担。
至于技术费用多少及技术何时引进,目前还未明确。朱华荣表示,该谈判至今仍在进行当中。记者试图采访博格华纳中国总裁谈跃生,但未果。
博格华纳是大众第一代DSG(大众的DCT)关键技术的提供者,为大众DSG提供湿式双离合器。今年春天,大众发布了新一代干式双离合器,由德国舍弗勒集团旗下的LuK公司提供。目前,大众车型和宝马车型配备的双离合变速器最为国内外市场所称道。
清华大学车用动力研究所所长裴普成表示,希望国内企业最终能掌握关键零部件技术,才不至于受制于外资企业。
DCT符合中国生产基础
“开发DCT符合中国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各家企业都有这个愿望。”长安汽车集团工程院副院长刘波对记者表示。
目前,国内自动变速器市场依然受国外控制,绝大部分依靠进口,只有上海通用等极少数合资公司将自动变速器引入中国来生产。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中,只有吉利的Z系列自动变速器实现了量产。但由于技术已落后,随后3AT和其他AT研发项目也已停止。自动变速箱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国内汽车企业的生产成本。
此前,吉利汽车变速器研究所所长智百年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关于国内主要应该发展哪种自动变速器,行业内一直存在争议,AT(自动)、CVT(无级变速)、DCT、AMT(手自一体)都有企业在研发。吉利研发过AT、CVT等,情况都不理想,现在倾向于发展DCT。
智百年表示,DCT是在手动变速器基础上开发的,油耗较低,而且70%的手动变速器生产能力都还可以利用。由于手动变速器生产基础雄厚,因此DCT非常符合中国国情。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邓述心表示,在各种自动变速箱中,CVT和DCT能迎合国内汽车企业需求,比传统的液压式自动变速箱的投入成本少,而且研发周期短。其中DCT与手动变速箱有技术上的继承性,应该是未来国内自动变速箱研发的重要方向。据悉,经过收集各方意见和广泛的调查和讨论,目前科技部和发改委都大力支持发展DCT,并没有支持其他自动变速器的措施。
目前,DCT在欧洲应用增长迅速。博格华纳曾预测:到2009年,DCT在欧洲市场占有率将达到全部变速箱产品的9.6%,到2013年达到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