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相关产业 > 正文
IT大腕低调试水汽车销售业
作者: 焦玥 来源: 中国汽车报 日期: 2008年08月04日

对于全球汽车产业而言,在2008年都多多少少遭遇了消费疲软、销售下滑、业绩深陷低谷。美国市场尤为如此,汽车制造商纷纷调低销售目标,汽车经销商的日子更是举步维艰,有些甚至不得已变卖股份、经销权。 

在今天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要变卖股份,找到接盘的下家并非易事。令人惊讶的是,IT界人士似乎对汽车业充满信心,开始进军汽车销售业。

戴尔、盖茨涉足汽车销售

2007年之前连续11年位居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 

今年,美国各大汽车零售商的盈利水平继续大幅下滑。如美国两大汽车经销商“国家汽车”(Auto Nation)和“音速汽车”(Sonic Automotive),在第二季度的盈利同比分别下滑33%和59%。 

在美国汽车经销商一筹莫展之时,IT精英却伸出了橄榄枝。6月,IT产品及服务提供商戴尔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麦克尔-戴尔宣布,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将联手音速汽车前总裁杰夫瑞-拉彻,成立一家专门从事高档进口车业务的汽车零售公司―――MSD汽车公司。有估计称,戴尔公司最终投资额可能达到5亿美元。在目前形势下,MSD肯定会以收购老店为主,而非开设新店。

 无独有偶,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虽已于6月宣布退休,却并未放弃对其他领域的投资兴趣,买下了“国家汽车”的990万股,占股权5.5%,当前市值约9000万美元。其中,盖茨个人资金的投资公司卡斯凯德拥有2.9%股权,剩下的2.6%股权属于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如此一来,盖茨成为该公司第三大股东。“国家汽车”的第一大股东是美国流通业资本运作大腕、对冲基金经理爱德伍德?莱姆波特的公司,拥有39.9%的股权。 

目前,“国家汽车”在美国15个州开设有321家经销店,去年以销售新车32.8963万辆的成绩位居美国经销商排名榜首。7月22日,在盖茨持股消息披露的当天,“国家汽车”的股价蹿升了约1美元。

投资目的众说纷纭 

戴尔、卡斯凯德的介入,是否表明IT业有意进军汽车销售领域呢?这或许是一种可能。从近期的表现分析,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发布以上信息的主要是相关的经销商企业,两家IT公司则非常低调,与IT业的行事风格不太相符。 

第二种分析认为,IT业界也许更期待未来汽车业全新模式的出现。麦克尔-戴尔此前就曾对汽车业各种机遇表达过憧憬。面对外界对其此次进军汽车业的猜测和质疑,他表示:“在人们慌张不知所措的时候,可能是投资者发起变革并取得成功的最佳时机。面对变革时,我们要有适应力,去拥抱变革。”戴尔还曾多次表示,希望有朝一日能“将一部真正的电脑安装在汽车中”。这句看似有些不切实际的话,实则反映了IT界对未来汽车模式的大胆想像。 

另一种分析就是,深陷经济泥沼中的美国汽车销售业迫切想找到财大气粗的接手者,挖掘各种机会“自救”。近两年来,美国汽车制造和经销企业日子越来越不好过,经销商数量过剩的恶果逐渐显现。受多重因素影响,今年的汽车销售市场更加低迷,无异于令那些本就岌岌可危的经销商雪上加霜。不断恶化的经营形势,使不少经销商有意减少或放弃汽车销售领域的投资,一旦找到有实力的IT业出资者介入,他们会很愿意大力宣传,形成IT业开始进军汽车经销业的印象,带动其他投资。

IT精英能否带来变化 

不管IT精英涉足汽车经销业的原因是哪种,正如麦克尔-戴尔所说,目前汽车行业的确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IT精英的介入,也许能为汽车经销业带来一缕变革的新风。 

如果取得这样的效果,前提是IT精英进入汽车业并非是简单的资本运作、扩大投资范围、增加盈利渠道,而是以一种革新者的姿态出现在汽车业。

传统的大型经销商集团虽然具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但由于思路往往延续汽车销售业的惯常思维,在进行一系列改革时很难做到大刀阔斧,在遇到市场波动时,采取的应对措施依然老套。例如,“国家汽车”面对今年上半年的销售下滑,宣布将实施每年节省1亿美元的削减成本计划,采取的依旧是削减广告开支、裁员等传统做法。 

如果IT精英进军汽车业的目的,不仅是“玩票”或赚完钱走人,跨行业经营、尤其处在创新领域前沿的IT界的进入,也许能为汽车业带来前所未有的革新。例如,戴尔按订单生产,可以做到零库存,又通过产品线的柔性化实现客户对电脑的个性化需求,并以直销模式切入市场,反过来推动自己向产业链上游发展。戴尔的成功模式,并非放之四海皆准,某些做法却是触类旁通的,或许可以带给略显陈旧的汽车业以全新的发展、革新视角。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