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相关产业 > 正文
燃油税各国标准不同多国免征养路费
作者: 未名 来源: 网友推荐 日期: 2008年11月28日

近期国际油价不断下跌,突破50美元每桶心理关口,国内燃油税因此呼之欲出,可望年底前推出。对开征燃油税,许多人一头雾水争论不断,但燃油税早已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推行,值得我们了解和借鉴。

税率应该定多少?

世界各国的燃油税税率差别较大,欧盟国家的税率普遍较高,德国的税率达到260%,法国更达到300%,日本为120%,美国、加拿大仅为30%左右,与主张节能、高效的欧洲国家有天壤之别。

加拿大的燃油税构成十分复杂,包括联邦、省(有些地方还有市)的税收。以安大略省为例,一公升汽油的价格中,包含0.1元(加元,以下同)联邦特许权税,0.145元安大略省税,和5%的GST联邦消费税,一般而言,各种燃油税占汽油销售价格的30%-50%。

德国是燃油税税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达260%。德国科隆经济研究所税务专家特罗曼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上世纪末为了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就业和可持续经济增长,德国对燃油税进行改革,其核心是“生态税”。生态税法案于1999年4月生效,汽车燃油税、取暖的燃油税逐年增加几欧分。为照顾工业和农业生产,德国的燃油税改革中设立了很多“例外”,对地方公共交通、使用天然气和生态燃料的交通工具实行较低的税率,对农业生产方面的燃油则免征生态税。特罗曼说,石油价格高涨时,有部分议员建议减少燃料税,但是政府拒绝干预。目前,油价下降,德国也没有打算额外提高燃料税。

并不存在养路费

在征收燃油税的同时,许多国家并没有同时征收养路费等费用。

加拿大全部非高速公路和绝大多数高速公路均为免费开放,绝大多数桥梁也不收过路费,个别收费公路、桥梁按照规定,必须在附近另修平行线路,供车辆和行人选择。此外,加拿大也不存在“进城费”和“养路费”等税费。

并非没有人打过这些费用的注意。多伦多市曾酝酿征收“入城费”,但在议会、舆论和选民的强烈反弹下流于空谈。大温哥华地区素里市曾拟为2010年冬奥会兴建一座收费桥梁,但由于绝大多数人的激烈反对,这一计划至今仍未动工。加拿大卑诗省面积约95万多平方千米,但收费公路最多时全长仅186公里。2003年,该省以“维修困难”、“财政无力支付”为由试行收费,标准为10-50加元。但2008年,财务部门发现8.48亿加元建造费用已全部收回并公布于众,省政府随即宣布取消收费,并将修缮一新的收费站全部拆除。

德国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陆路交通十分发达。德国历届政府斥巨资兴建了全欧洲最大的高速公路网络,对德国战后经济的复兴起到重要作用。但是至今绝大部分的道路维修保养费用,都由政府支付,资金来自于燃油税等税收收入。目前,德国还有个独有的现象,对普通轿车不征收高速公路费。由于很少设立收费公路和收费站,欧盟等国并不存在数量巨大的收费人员,因此一旦取消收费也不需要为如何安置收费人员而苦恼。

燃油税利大于弊

1997年7月3日,全国人大通过《公路法》,就提出以“燃油附加费”代替养路费。但10年过去了,“燃油税”仍处在“择机出台”的尴尬状态。而在西方国家,燃油税开征带来的社会和环境效益已经显现。

德国燃油税的征收原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德国将税改收入,一是用于改善社会福利,二是用于支持发展再生能源项目。但燃油税开征后,德国媒体的批评也很多。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认为,燃油税加重了老百姓的支出,影响德国的支柱工业汽车业的发展,还会阻碍德国的国际竞争力,增加失业人口。

但是特罗曼认为,实际上燃油税税率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德国每年的燃油税收入达到450亿欧元左右,是仅次于个人收入税和增值税的第三大税收来源。而且相关行业都在积极研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技术和设备,探索开发再生能源,汽车产业更是把研制环保汽车作为主流。以奔驰公司为例,该公司原计划将轿车燃油量在2005年降到7.7升/百公里,但到2002年,奔驰新款轿车的燃油量已降低到7.35升/百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到每公里184克。税改也增强了百姓的环保节能意识,人们外出时都自觉选择公共交通。

能源问题专家宋武成25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与欧盟国家的高税率相比较,中国的燃油税税率应该会低些。中国的燃油税跟国际油价有一定关系,但并非决定性的。我们推出燃油税必须要综合考虑国际、国内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这也是燃油税久拖未决的原因。所以有关部门一直说要在合适的时间出台,以免对国内造成不利影响,对国际造成冲击。

燃油税改革方案日渐明朗,可望在2008年年底前推出。据透露,国家发改委将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下调,油价在开征燃油税后增加的部分,将基本与降价的空间相当。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