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于1968年的一汽山东汽车改装厂(简称“山汽改”)今年将迎来40周岁生日。4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励精图治,山汽改从一家马车社起家,逐渐发展成为年产1.2万辆改装车、15万根驱动桥、2万只液压缸,总资产超过8.6亿元的大型国有企业。目前,企业股份制改造全面启动,新厂区搬迁扩建工程基本完成,历经风雨的山汽改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企业改制工作正全面展开
坐落于渤海之滨的山汽改,目前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今年9月,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规定,在一汽集团的统一部署下,山汽改企业改制工作全面展开。据了解,山汽改在妥善安置各类员工的同时,引入两个合作伙伴,按照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组建有限责任制公司。
“如果企业改制工作进展顺利,新公司挂牌仪式和40周年厂庆庆典可以一同举行。”提到新公司即将落成和40周年厂庆庆典双喜临门,厂长刘荣德难以掩饰心中喜悦。据他介绍,新公司将由一汽集团、长春东光集团、北京雷岩投资公司和企业经营层共同出资筹建,预计今年年底正式挂牌成立。
近年来,山汽改不仅在改装车和车桥领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而且利用自身优势,开发出液压缸等产品,形成了改装车、车桥、液压缸三足鼎立的产品发展格局,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刘荣德说,长春东光集团是一家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能够推动新公司进一步引进新技术、开辟新市场。北京雷岩公司具有丰富的资本市场运作经验,能够为新公司提高管理能力和争取上市提供帮助。他相信,随着体制和经营机制的进一步转换,在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下,新公司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
通过规模效应提高利润
前不久在德国汉诺威商用车展上,国外企业展示了各自具有高附加值的改装车。据刘荣德介绍,国外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品开发周期短,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强,因此只要改装车企业提出要求,很快就能生产出符合需要的产品。然而,中国零部件企业缺乏产品设计能力,难以满足改装车企业需求,关键零部件仍然需要进口。国内多数改装车企业由于受技术水平制约,难以解决零部件匹配的难题,整车可靠性也有待提高。
“改装车企业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刘荣德认为,国内改装车企业只有通过规模效应才能提升利润空间,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应当循序渐进。他说,山汽改目前虽然主要生产半挂车、自卸车、厢式车、罐式车等附加值相对较低的改装车,但是近年来年产量以30%的速度递增,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部分产品出口到东南亚、中东、中美洲等地区。此外,从去年1月开始的厂区搬迁和扩张改造工程已经接近尾声,届时厂区占地面积将达到48.6万平方米,企业生产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刘荣德说,改装车市场需求相对较小,营销模式不同于一般商用车。有些改装车即使非常具有市场竞争力,但是由于营销网络不够完善,销售业绩仍然难以令人满意。因此,山汽改在提高工艺制造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还将重视营销网络的建设,力争将企业打造成国内重要的改装车生产基地。
积极应对复杂经济形势
今年以来,受经济发展诸多不利因素影响,部分企业生存发展面临困境。面对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整车厂不断压价,山汽改利润空间也有所下降。刘荣德估计,明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可能更加严峻。他认为,虽然企业不能改变经济发展环境,但是可以通过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复杂经济形势。
据刘荣德介绍,山汽改主要在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两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企业每个月都召开一次降低成本专题会,商讨如何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充分挖掘材料潜能。据了解,仅今年10月生产成本就降低了近3000万元。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一方面规范生产工艺,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另一方面努力提高综合工况下产品的可靠性。此外,企业着眼于长远发展,加大了新产品的研发力度。
“产品又好又便宜,怎么可能卖不出去”?刘荣德认为,越是经济形势严峻,越能反映企业的真正实力。他相信,通过苦练内功,山汽改完全可以挺过寒冬。他说,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的新公司成立后,仍然会继承和发扬山汽改的优良传统,牢牢把握发展这一主线,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市场空间,打造和谐、繁荣的现代化企业。
山汽改桥壳焊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