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相关产业 > 正文
汽车召回执行能力让人担忧
作者: 刘婧 来源: 中国汽车报 日期: 2009年01月12日

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发布消息称,自《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颁布实施以来,截至2008年12月25日,54家国内外企业总计召回缺陷汽车184万余辆,涉及174种车型,召回次数达150次。

玛莎拉蒂 配件不足 需等一个月

法拉利玛莎拉蒂汽车国家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于2008年12月29日起召回部分进口玛莎拉蒂系列轿车。此次召回的缺陷情况为:由于车辆前后悬架上下摇臂的球头紧固螺母未被正确拧紧,可能会引起球头松开,导致转向振动和悬架噪声增大。如果车主持续在此状态下驾驶车辆,悬架摇臂可能损坏或发生断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记者于12月31日致电玛莎拉蒂北京经销商―――北京骏东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咨询情况。售后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证实店内正在执行此次召回任务,他大致解释了缺陷所在部位和解决方法,并建议记者开车到店里进行一次维修检测。“这和平时的例行检查并无区别,只要花上2小时左右的时间即可。”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召回车辆的检测工作已经进行了一周。当被问及是否已经通知车主时,这位工作人员说,由于车主数量众多,这项工作不可能一步到位,但一切都按计划进行着。“售后部门还要处理一些日常保养业务,受各种资源所限,店内一天只能给3辆召回车辆进行检测。北京地区在召回范围内的玛莎拉蒂大约有数百辆,因此部分车主需要一定的时间等待检测。”这样的说法听起来让人有些担心。经销商明知车辆存在安全隐患,却未能在第一时间通知用户,毫不知情的车主若因此遭遇行车事故,责任由谁来负?巨大的身心创伤又有谁能弥补?

记者在玛莎拉蒂召回公告的维修措施一栏中看到,部分缺陷车需要更换配件。众所周知,国内零配件库存不足一直是困扰进口车用户的问题,有时车辆出现故障,仅是等维修配件就要耗掉数月时间。

“现在配件有些紧缺,要从国外进口,若车辆确实有必要更换,则需等上一个月。在这期间,车主最好不要继续驾驶缺陷车辆,以免发生安全事故。”玛莎拉蒂维修人员的回答令人颇为失望。然而,针对这些用户,经销商处并无代步车服务。这样的处理方式难免让人对玛莎拉蒂的服务品质和诚意生疑:既然已经宣布实施召回,为何连配件都未准备充足?

丰田大规模召回 经销商处理节奏难跟上

在汽车召回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服务滞后的情况时有发生。2008年12月25日,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发出召回通知,召回2005~2006年生产的117174辆皇冠、锐志,成为仅次于奥迪的年度规模第二大召回事件。同一时间,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发出召回通知,召回2004~2006年生产的4756辆雷克萨斯。

两家公司召回的原因相同:由于制造过程中电动转向机总成(EPS)电机轴表面工艺处理的原因,电机轴表面可能会残留有影响黏结附着力的成分,致使电机轴表面和磁条的粘贴面产生黏结力不足,且磁条的限位结构装置不完善,造成磁条附着力下降并且偏离正常位置,最终导致方向操纵助力不足。如果检测发现车辆需要更换EPS,将进行免费更换改善之后的零件。

召回通知发出后,国内有关媒体立刻对丰田经销商的跟进工作展开调查,北京某丰田4S店的工作人员称,店里尚未接到厂家的召回通知,具体细节尚未得知。但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客服人员却介绍配件已经抵达各家4S店。本报记者致电天津一汽丰田指定维修站北京首汽汽车修理有限公司时发现,该维修站存在相关库存配件数量不足的问题。“这次召回的车辆数量较多,检测维修需要先行登记。”一位售后服务工作人员说,现在需要更换EPS的车已经排起长队,目前无法确定配件多久才能到店,但估计一个月内应该能够解决问题。这也意味着由于厂家和经销商的处理不够及时,车主可能在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内无法正常使用车辆。

自2004年10月1日起《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正式实施以来,广大消费者对汽车召回的态度从最初的怀疑渐渐转变为理解和支持。记者统计后发现,去年,汽车厂家在国内召回事件共47起。其中30起涉及的车辆为进口汽车。在47起召回中,涉及车辆规模上万辆的为7起,其中3起超过10万辆。如此众多的召回事件,并未在用户当中引起太多波澜。然而,当消费者树立起对汽车厂家的信任时,部分品牌在处理召回事件时的态度和做法却又让人疑窦丛生。召回不是作秀,厂商应该认真对待,只有及时解决问题,才能消除车辆的隐患,避免更大的事故发生,从而体现厂商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因此,汽车厂商应该做事更严谨,以更负责任的姿态获得更多用户的信任。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