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两会”上,兼并重组是汽车行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
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09年工作任务时,要求坚持的一项原则是“调结构、上水平”。《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也明确提出,鼓励汽车企业兼并重组,三年内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企业集团将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
重组阻力依然不小
汽车行业兼并重组已经提了多年,但进展缓慢,阻力在哪里呢?
首先是重组的风险大。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南方工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尹家绪告诉记者:“兼并重组有很多难处,一是任何一个企业从内心来说,都不愿意被兼并重组;二是两个企业的管理文化不同,就像输血,血型不同,就会出现排斥情况。”全国人大代表、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左延安也指出,重组具有非常大的文化整合风险,国际上汽车企业强强联合,成功案例极少,失败案例却非常多。
其次,地方利益往往成为影响企业重组的关键。全国人大代表、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大开认为,目前国内汽车企业兼并重组,最大的阻力是如何平衡地方政府的利益。前几年,宇通客车曾经进行过两三次重组行动,但都没有取得理想效果,又无奈分手了。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汤玉祥告诉记者,主要原因来自地方政府。
此外,重组之后如何管理也是难题。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义发也认为,汽车企业重组之路很难,重组后管理要跟上,才能取得1+1>2的效果。
《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特别提出,要加快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兼并重组。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安庆环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一新认为,零部件行业重组比整车行业阻力要小。因为零部件行业尤其是其中的一般零部件企业主要为民营企业,他们要考虑在市场竞争中如何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重组应由市场主导,政府推动
汽车行业几次大的兼并重组,比如“天一重组”、“上南合作”等都有政府推动的背景。在目前大型汽车集团多为国有企业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加强调控,汽车企业兼并重组实现的几率无疑将加大。不过,采访中汽车行业的代表和委员都表示,最根本的还是应该由市场来主导。
左延安认为,汽车企业兼并重组,应该遵循市场规律,从合作开始,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刘义发说:“提高生产集中度要适度,兼并重组应该按照市场规律进行。适合重组的重组,不适合就不要强求,不搞一刀切。本来生产、经营都红红火火的企业就没必要被兼并。”
汽车企业的代表、委员也不否认政府在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中的作用。他们认为,“兼并重组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但不应该由政府主导”。
业内外专家的看法比较理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校长钟志华指出:“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应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作用相结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牛文元认为,市场规律是配置资源的良好机制,但也有失灵的时候。政府宏观调控具有力量大、见效快的特点。但政府要理性调控,而非盲目调控;不是全盘承包代理,而是起一种推动和拉动作用。
民营企业是进还是退
《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支持兼并重组的八家汽车企业都是国有企业。于是,业内出现了国家支持国有企业,忽视民营企业的“国进民退”论。
尹家绪告诉记者:“现在已经不存在按企业成分决定是否支持谁的情况了,无论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只要实力和规模达到一定程度,都可以参与兼并重组。”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专职副主席孙晓华指出,民营经济发展到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家族企业的内涵,成为社会责任的载体。因此,民营资本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符合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也符合民营企业自身长远发展的愿望。
从目前的情况看,民营企业参与兼并重组的愿望并不强烈。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凤英认为:“战略不同,路径不同,不同汽车企业的发展模式应该有差异。不能说,产销规模40万辆就一定比100万辆抗风险能力差。简单的加减法没有意义,长城汽车不盲目求大,而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汤玉祥对记者说,宇通不会参与兼并重组,现在要做的是提升产能。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福也表示,吉利现在要做的是“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练好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