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汽车零部件企业老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该公司供货的整车厂今年将削减供应商,且削减的数量不少。记者了解到,近期国内其他几家汽车企业也有类似计划。中信证券研究部汽车行业分析师李春波告诉记者,整车厂削减零部件供应商的现象在未来1~2年可能仍将持续。
整车厂整合零部件供应体系
有报道称,在奇瑞2009年供应商大会上,奇瑞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跃明确表示,奇瑞今年将对供应商体系进行调整。调整的方向是“通过削减供应商数量,提升零部件采购的质量”。另有消息称,奇瑞减少一部分供应商数量的目的在于提高零部件采购的质量,而非降低成本的单方面要求。根据该报道,奇瑞会将现有的700余家供应商削减到500家以下。
以上消息得到奇瑞某配套商的确认。该零部件企业负责人称,目前,奇瑞削减供应商的工作正在进行。此前,奇瑞通常有2~3家供应商为一款车型供应同种零部件。奇瑞某零部件供应商预计,将来奇瑞可能实现一款车型的同一零部件只选一家供应商。
在一些合资汽车公司中,整合供应商体系的计划也已提到战略层面。根据大众(中国)“2018战略”,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现有的700家供应商计划精简为45~0500家,同时发展其中的60~70家进入大众全球采购体系。
大众汽车中国质保部相关人士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在零部件采购过程中,首先要提高一些规模较大的供应商产量。规模较小的零部件企业或因产能太少被排除供应商行列,或者被规模较大的供应商整合。其次,那些不采用大众新技术或无法满足新技术质量要求的零部件企业将无法继续成为大众在中国的供应商。
多种因素导致削减行为
经历了去年下半年的车市低迷,在未来需求变化尚不明朗的情况下,整车厂降低成本的愿望非常迫切。李春波指出,整车企业多少都存在削减供应商的趋势,原因之一在于汽车需求增速降低。“减少供应商数量对整车厂降成本有一定程度的帮助。”他说,“如果对未来需求有非常乐观的预期,汽车企业也许会增加供应商数量,以保证及时、充足供货。”
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采购部副部长陶骏认为,零部件供应商的结构和数量是影响整车厂采购能力的重要因素。相对来讲,单一车型同一零部件由两家供应商供货比由四家供货更利于整车企业控制成本。
为进一步降成本,一些汽车企业希望或鼓励供应商在整车厂所在地建厂。比如,奇瑞相关人士曾表示,非常欢迎供应商在周边建厂。据称,如果供应商在当地建厂,奇瑞还有可能扩大对其的采购规模。
记者从某零部件企业人士了解到,江淮集团也鼓励配套商在当地投资建厂。该集团规划部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江淮将从多家同类产品的供应商中选择一家最好的,鼓励其到合肥本地投资建厂,这样做更有利于降低成本及加强同步研发。
据奇瑞某供应商负责人介绍,奇瑞削减的供应商是质量水平不够高、产品开发能力没有达到要求的企业。
正确看待整车厂削减供应商
对于汽车企业削减供应商的行为,有行业人士表示担忧。他们认为,出口订单的减少和整车企业供应体系“瘦身”导致零部件企业“腹背受敌”。不过,也有人表达了不同看法。
陶骏说:“整车厂和零部件企业互相选择,有点像找对象。”在他看来,精简供应商证明汽车企业不断成长和发展,采购能力不断提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董建平认为,整车企业削减零部件供应商有利于两者建立互相信任的战略合作关系,零部件企业更有信心、更愿意投入资源与整车厂开展同步开发。
此外,有业内人士称,减少供应商数量对零部件企业来说不一定是坏事。如果一款车型的同一零部件由多家供应商供货,在确定零部件价格时,整车企业可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奇瑞某供应商负责人称,零部件行业存在重复投资的现象。“零部件行业中有技术能力强的企业,也有一些是看到眼前利益进入的。”他表示。在汽车行业整合过程中,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在整合。行业发展促进零部件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一些没有生存能力的企业可能因此被并购或淘汰。这位负责人认为,这有利于零部件企业和行业由弱变强。
记者感言
供应体系“瘦身”未必是坏事
在整零关系中,整车厂不一定总是处于强势地位。最近,有报道称,浙江部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开始选择能保证及时回款和定价合理的整车制造商,以保证自身的利润。
人人都知道,如果整零关系和谐,不仅汽车研发和生产技术水平会提升,而且零部件和整车企业都会受益。那么,究竟应该构建怎样的整零关系呢?
在采访中,有人告诉笔者,整车厂和零部件企业像是“找对象”。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董建平看来,如果“男女”双方“看对眼”、准备好好过日子,最不可缺少的就是信任。
在笔者看来,零部件企业非常需要牢固的“伴侣”,但这种关系不是一厢情愿就可以实现。如果整车企业意识不到整零双方是利益共同体,那么不但零部件企业的利益得不到保证,整车企业也不可能夯实零部件供应的坚实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说,整车企业削减供应商对于那些真干事业、而不是只图短期利益的零部件企业不是坏事。当供应商固定为少数几家时,零部件企业才能放心投入资源与整车企业进行同步研发。经过长期合作,整车企业也能够了解供应商产品的大致成本,没必要寻求多家供应商压低零部件价格。
论道: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董建平:
供应商多不利于控制产品质量
为提升零部件采购质量而削减经销商的做法是正确的。我认为,同一种零部件的供应商越少越好。
合作之初,整车企业对零部件企业不完全了解,可能同时选择多家供货。多年以后,随着整车企业的发展,双方建立信任,发展为战略合作关系。这时,整车企业会将供应商固定下来。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如果供应商数量过多,整车企业在零部件采购方面的成本很难降低,与供应商的关系也不容易融洽。零部件企业为了争夺市场而互相压价不利于控制产品质量。
只有双方互相信任,零部件企业才放心投入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与整车厂共同开展研发。
国外的情况就是这样,有的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的合作关系维持了几十年。
此外,削减供应商能推动零部件行业兼并重组,被削减的零部件企业会寻找其他出路。
中信证券研究部汽车行业分析师李春波:
供应商数量由市场所处发展时期决定
汽车行业是规模效应行业。同一零部件由多家供应商配套意味着单家供应商产销量小,生产成本会因此上升。
供应商数量太少使整车厂面临两方面风险。一是,如果配套商由于某种原因无法供货,汽车企业的生产和产品供应难以保障。二是,由于缺乏竞争,供应商在与汽车企业进行价格谈判时会拥有更大话语权。
汽车企业在确定供应商数量方面一直存在矛盾。我认为,这由汽车市场不同发展时期决定。
一方面,在零部件行业利润空间较大时,汽车企业可以多选几家供应商;当零部件行业利润率不高时,汽车企业可以考虑削减一定数量的供应商。
另一方面,当市场需求旺盛时,汽车企业可以多选几家供应商,以免一旦需求激增,无法保证供货;当市场需求增长较慢或趋于稳定时,可以适当减少供应商数量。这可能就是目前汽车企业削减供应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