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名赐,字子贡,春秋卫国人,讲诚信,善经营。后人常以“端木”借喻德能兼备的商贾巨子。
最近一年,记者先后两次面对面采访山东诸城市义和车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义和车桥)董事长、总经理陈忠义,每次都为他朴实率真的品德所感动。其间,记者在多种场合听到这个名字,谈论者有义和车桥的配套主机厂,有零部件供应商,有行业专家,有媒体记者,有企业员工,甚至有竞争对手,无不对其交口称赞。这让记者不由得肃然起敬,“端木风范”四个字浮现在脑海中。
16年前,陈忠义临危受命,来到今天义和车桥的前身诸城市农具厂。当时的农具厂濒临破产,债务高达576万元,许多工人离开了工厂,甚至为谋生到集市上摆地摊。陈忠义看到这样的场景很心痛,他到厂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凝聚起涣散的人心。他凭借个人的良好信誉借来5万元钱,张贴告示请职工回厂报销积压两年的医药费。职工们心中感到温暖,通过这位诚恳朴实的新厂长看到了振兴企业的希望。前后不到一个月,陈忠义四处筹资金、找项目、跑市场,把几近破产的企业拉回正轨,当年实现扭亏为盈。
2002年义和车桥成立,确立了以汽车车桥及零部件为主导的产品结构,深化与福田汽车的战略合作,同步于福田汽车及商用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今日成就的基石。谈到那段过程,陈忠义坦言当时的决策是对战略伙伴的信心,也是对宏观经济和国内汽车企业的信心。
义和车桥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忠义
除了信心,实干精神和方法显然更重要。记者采访期间看到了温和的陈忠义在工作中雷厉风行的一面。今年8月的一天,他刚吃过午饭就不顾炎热走到车间转转,针对现场看到的一个小问题立刻召集相关人员开会,10分钟内就在现场统一了意见。陈忠义善用方法,他借鉴哈佛大学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已经贯彻了一年多,记录着义和车桥在生产、管理等各环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馈思考、推广借鉴的详细实例过程,这一制度如今已深入人心。陈忠义案头的两本“案例集”,他视若珍宝。
正是凭借这样的苦心经营,如今的义和车桥已经发展成为车桥行业的重量级企业,并与国内多家主机厂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关系。陈忠义预测,义和车桥今年的销售额将突破20亿元,轻、重型车桥产品结构更加完善。
陈忠义曾经告诉记者:“义和车桥的目标与员工目标是一致的,义和车桥的员工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分享到企业发展的成果。”在义和车桥,员工们干得都很起劲,每个人都记得企业的承诺。陈忠义告诉员工,只要踏踏实实工作,每个人都会在15年内有车有房。
在这个鲁东南的城市,能够成为义和车桥的一名员工是令人羡慕的,这不仅因为工资很有竞争力,也不仅因为“有车有房”的承诺令人羡慕,更重要的是这里不仅是一个工厂,还是一所让人成长的“大学”。 “校长”就是陈忠义。
就如他自己的名字,“校长”陈忠义特别强调诚信,注重传统道德标准,相信人格的力量。陈忠义身体力行,生活简朴,办公室不过十几平方米,涂料粉刷,没有豪华的桌椅。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张床、三顿饭,有什么好讲究的?”记者最近一次见到他时,他穿着一件再普通不过的白色套头衫,扎到车间里和工人们打成一片。但在职工利益上、社会责任上,陈忠义不打任何折扣。义和车桥为每位员工都办理了保险,陈忠义本人每年获得的经济贡献奖金都用来资助特困职工和职工家庭的大学生,在历次救灾捐款中他都率先捐助。
陈忠义不仅这样要求自己,还时常像对待学生一样教育员工,特别是年轻员工。一位义和车桥的职工告诉记者,公司内部会不定期组织学习,内容从生产规范到为人处世,甚至个人理财。有时陈忠义亲自担任主讲人,与员工分享自己的经验体会。
义和车桥还有几个有意思的规定,渗透着陈忠义对企业道德建设的关注,甚至已经形成企业的制度。义和车桥对员工考核的第一要求是“孝”,发现不孝敬父母的职工则由工会将其工资的60%直接交到其父母手中;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提出“党员合格不合格,先过家属这一关”,只有妻子(或丈夫)在征求意见书上签字认可,才能评价其他方面是否合格。
陈忠义尊重人才,鼓励人才成长。在义和车桥,员工凭借自己的实力发展,许多年轻员工通过竞聘脱颖而出,走上了管理岗位。陈忠义为员工发展提供的空间远不止这些,甚至超越了大多数企业管理者的心理底线。曾经有位工程师要另起炉灶创业,陈忠义坦诚挽留未果后为他饯行,并赠送5万元现金资助。对于离开义和车桥的员工,陈忠义又以超乎寻常的大度向他们敞开大门。2000年初,在这里工作3年的小王萌发创业冲动辞职去干个体,屡次碰壁后意识到自己还是适合搞技术,于是再次请求上岗,陈忠义欣然应允。如今,小王已经成长为义和车桥的技术骨干。
陈忠义身边的人这样评价他:“科学发展,人本,德治,诚信,这些在义和车桥体现得特别明显。陈总的战略眼光和科学经营带领企业一步步发展壮大,他用人格魅力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合作企业觉得很踏实,员工们觉得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