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全球,丰田成为销量最大的汽车公司。今年在中国,丰田尚未扳倒大众、夺得销量冠军,却率先戴上了“召回数量第一”的“桂冠”。以品质感动世界的丰田,在中国召回频发、数量巨大,令人深思。
自8月25日起,丰田要在中国召回68.8314万辆轿车,着实在中国汽车界创造了一项新纪录。一周来,这一事件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有人对此反应平平,有人则透过此“最”深入挖掘、广泛联系,断言丰田质量神话已经破灭,精益生产方式似乎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数日之间,丰田几乎成了过度扩张导致质量保障能力下降的反面典型。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只想探讨一下召回到底可怕不可怕的问题。
丰田正在经受着的召回风暴,不仅销蚀着丰田品牌的光芒,也减损着其它中国汽车厂家实施召回的勇气。无论是旁征博引,还是深文周纳,无论是大胆质疑,还是无限推理,业界某些人撰写的文字,给人一种鲜明的感觉:在中国,最好不要召回汽车,负面效应大于正面效应。因为一旦主动实施召回,媒介就会据此指证实施召回的企业有问题,有的认为问题还不小,甚至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
这样的言词传播开去,消费者会怎么想?有业务往来的各种机构和企业又怎么想?假如厂家是上市公司,股市又会有什么反应?所以,对于中国汽车企业来说,召回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丢人的事情。
现在,很多人还保持着这样的观念,至少是很多业内人士还这么认为。中国的汽车召回数量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原因正在于此。其实,大量应该召回而没有召回、带着安全隐患的汽车继续奔驰在路上,才是最可怕的。讳疾忌医不可取。说到底,厂家因惧怕召回有损于品牌形象而不主动实施召回,对消费者而言是不负责任的。
中国的汽车召回曾经有一个很好的开头。2004年3月12日,《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发布。执行日期10月1日还没到,当年6月18日,一汽马自达和广州本田就先后宣布主动实施召回。这两家企业闻风“先”动,博得媒体广泛赞誉,大多数消费者对这两家企业的拓荒之举也持肯定态度。当时,笔者深入专卖店对这个事件做过报道。中国汽车召回一开局,就出现了令人惊喜的良好的舆论环境:召回存在安全隐患的自产汽车,企业“自我检讨、积极补救”,消费者待之以 “知错即改善莫大焉”的宽容和理解。然而,五年之后,这个良好的舆论环境不仅没有延续下去,反而遭到陈旧观念的严重破坏。
根据中国汽车召回网所公布的数字稍作统计分析,五年来,中国共召回汽车187次,年均37.4次。五年来,国产汽车年度总销量从2004年的507万辆跃升至去年的938万辆,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今年上半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但是,发生在中国这个当今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车市上的召回数量却少得可怜。据有关机构统计,2008年,日本召回汽车295次,涉及车辆535万余辆;日本市场当年的新车总销量为321万辆,召回数量是新车销量的1.7倍左右。这一年,美国召回汽车778次,涉及车辆2220万辆,是当年新车销量1315万辆的1.7倍。这一年,英国发生召回266次,共涉及车辆125万辆,占当年新车销量213万辆的59%。这一年,中国仅乘用车就销售了676万辆,但只有47次汽车召回,涉及车辆53万辆。今年上半年,中国共发生汽车召回29次,比往年的半年数量稍高。9月1日,载货车将纳入召回范围,今年的汽车召回数量和召回次数有望高于往年。
很显然,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汽车召回无论是从次数上来说,还是从车辆数量上来说,都少得多。难道中国制造的汽车安全性和质量水平普遍比上述发达国家好得多吗?显然不是,这只能说明,中国该召回而未召回的汽车很多,存在安全隐患的在用车很多。中国汽车年产量和社会保有量在逐年提高,假如中国的召回次数和数量依然维持在这样的水平上,只能说是中国汽车消费者和汽车产业的一种悲哀。
正是由于大部分汽车厂家、很多消费者和少数媒体,依然持有陈旧迂腐的观念,才使得该召回的大多数问题车辆不敢实施召回,而中国目前又没有如何实施强制召回的条例逼迫这些问题车实施召回。这就是《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出台五年来,中国的汽车召回数量一直上不去的根本原因所在。如何鼓励企业积极地去召回、及时消除消费者面临的安全隐患呢?消费者如何才能得到更好的及时的用车安全保障呢?媒体、消费者和企业都需要转变观念,尤其是某些热衷于炒作负面消息的媒体,应当鼓励企业主动召回,而不要不自觉地加固观念障碍。
召回不可避免,就像人不可能不做错事、不生病一样。既然不可避免,为了维护大众利益,就应该允许汽车企业改正错误。有错不改,捂着盖着、瞒着藏着,是错误的;发现了错误,及时主动地向公众承认错误,并迅速采取行动予以补救,应当予以提倡和鼓励。这就是汽车召回制度的作用所在。
很多人简单地认为,召回的次数多、数量大,就说明这家企业的产品安全性差、质量不好。把中外汽车召回实践做个对比,就会发现这句话忽略了一个大前提,只说对了一半:要是每个中国汽车厂家都像欧美日的汽车厂家那样,不隐瞒安全隐患、及时申报并实施召回,对消费者来说岂不是一种负责的态度?在中国目前这样一个企业召回积极性参差不齐的市场环境中,召回次数“相对”较多、数量“相对”较大,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企业的那种真诚倒是值得赞许的。不召回,暂时保住了“面子”,但较差劲的“里子”还是会在市场上留下较差口碑的,甚至会落下恶名。从长远看,这样做是有害的。中国农村有句俗话说得好:“人心哄地皮,地皮哄肚皮。”这“地皮”就好比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美誉度,你哄它一时,它可能哄你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