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相关产业 > 正文
青岛约克车桥再展往昔风采
作者: 黄岩 来源: 中国汽车报 日期: 2009年09月14日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物流业快速发展,半挂车市场需求猛增。山东青特集团董事长纪爱师敏锐意识到,进军半挂车车桥生产领域的时机已经成熟。1993年9月,在山东省青岛市一个充满喜庆气氛的会场内,青特集团与新加坡约克公司签订协议,共同出资142万美元,成立青岛约克运输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约克”),生产半挂车车轴及零部件。前者拥有数十载汽车零部件生产经验,后者是国际知名的半挂车车桥生产企业,青岛约克生产出中国第一支半挂车支承桥标志着双方合作的良好开局。

时光飞逝,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青岛约克通过引进先进设备,采用先进工艺,产品一度占领国内半挂车车桥领域80%的市场份额。此外,该公司产品远销东南亚、非洲、美洲等广大地区,出口额占总销售额的1/3。目前,青特集团已收购新加坡约克公司所占股份,青岛约克由一家合资企业变身为业内领先的自主品牌企业。近年来,该公司产品线不断拓展,技术水平不断升级,引领着中国车桥行业持续向前发展。

苦练内功 重现昔日辉煌

青岛约克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当年,由于受技术水平与生产规模等因素制约,青岛约克销量连续数年徘徊不前,面对竞争对手逐渐称霸支承桥行业十分无奈。此后,通过励精图治、默默耕耘,青岛约克不断根据市场需求点,寻找自主创新突破口,终于在充分研究国内支承桥市场特点与优势基础上,推出一体轴产品。

据青岛约克相关人士介绍,由于斥巨资引进真空电子束焊机、弧焊机器人、数控一体轴成型机、热处理设备等先进生产装备,以及进行一系列工艺改进,该公司一体轴产品各项指标都明显优于传统车桥。例如,通过采用经过调质处理的优质合金钢材料生产轴管,产品抗弯能力提升60%,并且经过先进的热处理工艺加工之后,轴管使用寿命延长20%。再如,通过进行模块化设计、整体化精密加工,采用高品质全新无石棉摩擦片,制动器制动能力提高20%,耐磨寿命提高30%。此外,该公司生产的一体轴产品可以与市场上其他主流产品通用零配件,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支承桥行业发展的配件难以购买的问题。

凭借多年的品牌优势、过硬的产品品质和优质的售后服务,青岛约克一体轴产品迅速占领市场。2004年,该公司投资8000万元人民币,新建厂房2万平方米,将支承桥产能提升至15万支,产品销量持续攀升。如今,作为昔日中国支承桥行业的领跑者,青岛约克再次高调进入人们视野,业内人士认为,该公司在以实际行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推动了中国车桥行业的发展。

拓展产品线 扩大领先优势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以及我国汽车工业迅速腾飞,直接服务于特种货物运输和施工作业的特种车行业呈现出繁荣景象。青岛约克紧跟市场步伐,在推出一体轴产品的同时,不断加强特种车车桥的研发工作,特别是在短轴产品(13~52吨多轴线支承桥)的开发、推广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

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如果说一体轴产品是混战于红海中与竞争对手展开正面交锋的大众化产品,那么青岛约克短轴系列特种车桥无疑是避开对手锋芒,针对竞争激烈的支承桥市场成功开辟的属于自己的蓝海。据悉,该公司短轴产品在巨型桥梁运输车等各类特种车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全国各大特种车企业的订单纷至沓来,企业应接不暇。”青特集团销售公司副总经理袁明先说。

目前,青岛约克通过不断调整产品结构,逐渐形成了一体轴、短轴、欧式焊接系列、十六轮刚性悬挂、自动转向桥系列、凹式桥等6大产品系列,覆盖8~20吨支承桥,40~100吨刚性悬挂,13~52吨多轴线支承桥等多种型号、规格,而业内能够同时提供上述产品的企业并不多见。

立足国际化增强发展后劲

放眼中国车桥行业,虽然生产企业众多,但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并不多。多年来,通过整合国际资源,坚持自主开发,青岛约克迅速成为了国内车桥行业的排头兵。如今,该公司又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零部件供应商作为企业发展目标。

据了解,为适应国际化发展需要,2004年,青特集团成立自己的进出口公司,全面开展整车及零部件出口业务,此后该集团又成为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这对集团旗下约克品牌支承桥出口业务增长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将继续努力使企业成为最优秀的零部件供应商,让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对于青特集团的国际化战略,纪爱师充满信心,有理由相信,在国际化方面,隶属于青特集团的青岛约克必然不甘人后。

\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