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相关产业 > 正文
零部件微利生存不利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 周应军 来源: 网友推荐 日期: 2010年04月11日

近来,进口铁矿石涨价直接推动钢铁原材料成本上涨,已经使“钢铁大户”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感受到了压力。事实上,除钢铁外,石油、天然橡胶等汽车主要原材料也纷纷出现价格上涨。与此同时,自3月起,国内车市再次出现价格松动。上游原材料涨价,下游整车企业隐现的降价迹象,零部件行业在双重挤压下,其盈利空间势必会越来越薄。

据美国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NYMEX)4月6日公布的原油期货价格显示,5月石油期货价格已超过每桶86美元,为最近18个月以来的最高位。原油价格的上涨,无疑将抬高塑料、座椅海绵、聚氨酯仪表板、内饰及润滑油等车用化学材料的成本,并直接传导至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的采购体系。

受我国西南地区持续干旱的影响,国内天然橡胶的主产地云南省,其橡胶减产过半,也加剧了天然橡胶从去年初便已经持续攀升的价格,并很快在轮胎市场得到反映。据悉,国内各轮胎厂家自2月1日起分别提高了出厂价格,不同类型的轮胎价格总计上调了7%-10%。这对于标配5条、甚至更多轮胎的新车而言,成本增加是立竿见影的。

据业界专家介绍,在我国现有汽车产业链中,整车企业把握着很大的主动权,零部件供应商并没有多少议价空间。多年以来,一旦发生因原材料涨价导致零部件成本增加,也主要由零部件供应商自行消化,整车企业偶有援手之举,也大抵是杯水车薪。

另外,来自车市最新的信息显示,自上月起我国汽车市场“供不应求”的现状已有所缓解,部分汽车经销商为降低库存,已开始让利促销。专家分析,今年车市将逐步恢复理性,不排除再次上演降价大战的可能。如果整车厂被迫进行薄利多销,可能还会紧拉零部件供应商,要求其帮助消化降本压力。即便如此,为了不自毁前程,大量本土零部件配套企业只能继续担当两头被压的“受气包”。

虽然,去年我国车市再次迎来了“井喷”,但是,来自大量本土零部件配套企业的统计数据显示,其产品利润率却不增反减,甚至有业内人士用“订单拿到了,价格下来了,批量上去了,效益下滑了”来调侃去年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生存现状。

专家表示,也许与其他出口型制造业相比,汽车零部件企业还算过得“滋润”的。不过,由于零部件行业作为汽车产业的基石,还承担了汽车技术升级和创新的重任。如果汽车零部件行业只能维持微利生存的现状,它就不可能有足够的资金来开发新技术,不仅很难改变我国零部件行业散乱差的局面,也非常不利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报道:

铁矿石涨价考验汽车业赢利能力

近来,全球三大矿业巨头的报价一路飙升,从20%-30%到50%,再到80%-90%。铁矿石如此大幅度的涨价,无疑将对我国钢铁行业及其相关下游行业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其中当然包括被列入支柱产业的汽车(含零部件)行业。

据专家介绍,钢铁仍是当前汽车产品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平均约占整车重量的70%左右。例如,轿车平均钢铁用量大概在1吨左右,载货车按照重、中、轻、微的顺序,其钢铁用量分别为9、4、1.5和0.8吨左右。按照整车、零部件等不同用途划分,汽车整车直接消耗的钢铁量,占汽车全行业用量比重为50%,改装车占比15%,摩托车占比2%,发动机占比1%,汽摩配件占比32%。因此,钢铁材料价格上涨对汽车整车和零部件行业影响最大,而且重量越重的整车(如重卡)受拖累也越大。

钢铁价格上涨后,对汽车整车企业毛利率的影响究竟如何?简化测算结果显示,如果汽车整车制造行业单车平均钢铁成本上涨1000元,那么行业平均毛利率将下降1个百分点。其中,钢铁涨价对重卡行业毛利率的影响最大,将下降2.7-3.2个百分点。由于商用车行业毛利率水平已经处于行业较低水平,钢铁调价将使其经营环境进一步恶化。

专家表示,由铁矿石涨价带来的利润损失,将在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消化,其中的“大头”还得由零部件供应商来承受。

事实上,去年以来,以钢材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已经给零部件企业带来了经营压力。面对今年钢铁价格再度上涨,零部件业的日子更不好过,无疑是“雪上加霜”。一方面,零部件企业要承受钢铁价格上涨带来的直接成本增加,另一方面,还要承受整车企业施加的降价压力。不少零部件公司称,目前公司内部的成本下降,还不足以弥补原材料涨价和主机厂降价部分,一些钢材消耗比重较大的零部件厂商日子更是苦不堪言。以钢材成本占40%左右的车用轴瓦为例,由于去年钢铁价格上涨,给轴瓦企业带来的成本上升幅度超过了10%。

文/ 李永钧

\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