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程专业是清华大学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之一,始于1932年在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设立的飞机及汽车工程组。1952年高校专业调整后,在动力机械系内设立了汽车专业。1980年,为了加强汽车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清华大学正式成立了汽车工程系。
几十年来,汽车工程系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就,培养出3300多名毕业生,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级科研项目。目前,汽车工程系在汽车安全与车辆设计、先进动力与电动汽车、汽车电子与控制技术等领域成果显著。一代又一代清华汽车人发扬“爱国奉献、严谨求是、用于创新”的清华精神,在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2~1951年 战火纷飞育英才
1932年,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成立,设置原动力工程组、飞机与汽车组和机械制造组,开始为中国汽车工业培养人才,成为我国各种车辆相关企业和科研、教育单位一线领导及骨干人才的主要来源。
1937年,学校为避免战乱南迁长沙,机械系和电机系部分二三年级学生约30人进入陆军交通辎重学校学习坦克和汽车构造、驾驶与维修。学生受训八个月后分别参加了红十字运输队或者当时的机械化部队,后多半在四年内陆续回校完成大学学业。1946年学校回迁复校,同年,孟少农留美回国到机械工程系任教,开设了汽车工程、工艺学和工具学三门课程,并为实习工厂充实了多种机床。1948年,宋镜瀛留英回国,接替1947年去华北解放区的孟少农讲授汽车工程课,后来又为机械系学生单独讲授内燃机课程。
解放后,为了适应新中国筹建汽车工业和重型机械工业的要求,机械工程学系尝试进行教育改革,动员数十名在校三年级学生到国内制造工艺最好的一些工厂对口实习一年。其中16名学生的实习由重工业部汽车工业筹备组安排(该筹备组副组长为孟少农,主要干部多是清华机械系早年毕业生)。1951年,继续动员学生参加汽车工业筹备组组织的暑期培训班和随后一年的对口实习。
1952~1980年 打基础重实践 培养大批汽车工业建设者
在1980年汽车工程系成立之前,清华大学对车辆工程人才的培养从未间断。1951年前的机械工程学系毕业生中有60余人从事与车辆及内燃机有关的工作,包括中国汽车工业和拖拉机工业最早的几位创业者,如孟少农、胡亮、吴敬业等。
1953至1980年先后由动力机械系、农业机械系、机械制造系的汽车拖拉机专业和农机专业毕业的本科生1611人,专科生97人,研究生12人。除了“十年动乱”期间受到严重干扰外,这一期间的教学特点是“厚基础”和“重实践”有机结合。加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和“行胜于言”校风的熏陶,使得毕业生能够较快较好胜任工作。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工学院并入清华大学,清华在动力机械系内设置汽车专业,组建汽车教研组。1953年,汽车教研组新增4名教师,当年招生专业改为汽车拖拉机专业。1956年,汽车楼和汽车试验室、发动机试验室落成。195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60年,将1955年至1957年入学的三个年级学制改为五年半,除把毕业设计时间加长,还安排半年在车间或车队劳动。为此,学校建立了修理厂和运输队,为学生提供劳动锻炼基地。
1970年初,成立清华大学汽车厂,开始生产727牌3.5t载重汽车,并进行相关专业的“教育革命试点”。在历时一年多,生产百佘辆727牌汽车后,校汽车厂停产,开始研制490Q柴油机。1977年“十年动乱”结束,汽车专业连同热能电力装置、燃气轮机两专业回归动力机械系建制
1980年至今 继往开来谱写新篇章
1980年3月,一机部汽车局和清华大学共同主办了一期“汽车技术干部进修班”,时任一机部副部长的饶斌向清华大学校长提议,设立汽车工程系。同年7月,学校决定由热能工程系中的汽车和内燃机两专业组建汽车工程系。
1980年建系后,清华汽车工程系在科研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仅在“八五”期间,汽车系就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市部委项目5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
1988年,清华大学申请成立的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多年时间里科研成果丰硕。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该实验室先后作为牵头单位承担“十五”国家“863”计划的“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课题和“十一五”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课题,在城市客车多能源一体化混合动力系统设计、电动化总成、网络化控制以及多重耦合安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