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家优秀的本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负责人在一次行业会议的交流发言中,纷纷大倒苦水——他们千辛万苦研发的新产品即将量产之际,外资零部件供应商马上进行大幅度降价(价格甚至比本土品牌的还低),让他们措手不及。例如,液压ABS,原跨国公司在国内销售价格一度达到每套2000元以上,当有本土企业能够生产后,很快便回落到仅500元左右;气压盘式制动器的卡钳,受本土零部件供应商开始具备生产能力的刺激,外资企业也在近期将其大客户报价直线下调了约1/3……
那么,在高科技产品领域,外资企业为何会自挤“油水”,对尚属稚嫩的本土供应商实施“一步到位”的价格阻击战呢?专家表示,汽车高科技技术,尤其是汽车电子系统,其技术升级是环环相扣的。以汽车制动电子控制系统为例,其技术升级的路径是,从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牵引力控制系统TCS,到电子稳定程序ESP。换言之,如果本土企业没有开发生产ABS的成功经验,就不可能有能力生产ESP。可见,外资企业实行“微利战略”,不仅恶化了本土企业新产品研发的生存土壤,而且意在进一步甩开本土企业的“跟车”距离,乃至丧失追赶的能力,以确保其未来在华发展的长治久安。
近年来,中国汽车零部件在国内频频遭遇反倾销诉讼,其主要理由常被归纳为“‘中国制造’的产品太便宜了”。本土供应商真得有那么大的价格优势吗?事实上,“中国制造”所谓的价格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低技术含量或高能耗的零件上,如低端刹车片、铝合金轮毂及底盘拉杆等机械加工件。对于技术含量稍高的总成,其包括研发、模具等综合成本在内的产品单价,其实并不占价格优势。对此,专家概括的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外资企业大多实现了本土化生产,在原材料、人力成本及税费等方面,已经与本土供应商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共享了“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其次,外资企业引入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已经是其成熟技术,不需要新增大笔研发费用。此外,以气压盘式制动器为例,本土企业的年产销量只有五六万只,而某外资企业的规模竟高达三四百万只,外资企业势必能凭借规模优势,大大降低了其研发及模具分摊成本。另外,还有诸如与合资品牌整车企业的原配套关系,以及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期待以国际品牌配套提升整车“含金量”等主观原因,也变相增长了外资企业争夺市场的“软实力”。
众所周知,模块化、系统化供货的发展潮流,在变革汽车工业配套关系的同时,也将汽车技术进步的重任逐步上移至零部件环节。换言之,一个国家汽车行业的整体实力如何,最终取决于其零部件产业。可喜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本土零部件供应商,在积极地研发先进的汽车技术,也凭借着自身努力,让外资企业不得不大幅下调价格,进而帮助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降低了采购成本。在敢于挑战跨国巨头“横刀立马”的过程中,确实有部分本土供应商成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也有一些企业损失惨重。
如今,方兴未艾的新能源汽车,为中国提供了一个与世界汽车强国重新起跑的机会。如何才能把握好难得的历史机遇,让我国汽车工业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自然离不开本土供应商的奋勇争先。怎样让这些“勇士”成为功臣,而不是“烈士”,也离不开我国相关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的“拽一把”和“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