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就汽车不涨价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去年以来,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人力成本,到钢铁、石油等工业原材料都在“马不停歇”地上涨,而汽车价格不但没有跟涨,反而频频出现打折促销的“反常”。
对此,该媒体分析的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因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产生的规模效益,消化了成本上涨的压力;其二,汽车厂商通过优化生产管理,不断提升了成本控制能力,实现了挖潜降本。笔者认为,除此之外,车价不涨还另有原因。
首先,汽车整个产业链非常长,就生产制造的“链条”而言,虽然其最上游的诸如铁矿石及石油等价格不可商量地上涨,但是成本上涨压力在传递到汽车终端售价的过程中,还会经过零部件制造、整车装配及物流等逐阶传递的缓冲环节,使得汽车厂商有能力部分抵消原材料上涨带来的“硬冲击”,实现“软着陆”。
在汽车销售的流通环节,各经销商除了销售“裸车”外,通常还提供代售保险、代办上牌、按揭贷款及新车装潢,乃至二手车交易等“一条龙”服务。在这么多的业务或服务中,即便牺牲一下新车销售的利润,完全有能力通过其他“增值服务”进行“堤内损失堤外补”。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汽车经销商有时不得不牺牲新车的销售利润,低价争取尽可能多的订单,以换取厂商按年度业绩分档次的返利“大红包”。这些都是4S店“赔本”却不会“赔钱“的卖车经。
其次,汽车不仅是“深加工”产品,而且是带有设计要素的潮流性商品。像时装一样,随着上市时间日久,消费者渐生审美疲劳,降价促销实属顺应潮流的必然之举。加上现代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大量应用,在增加汽车附加值(毛利)和销售卖点的同时,汽车也越来越具备了诸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类的消费电子产品属性,即新品上市越快、陈货降价越多。
另外,与葱蒜、房产或金银等商品因受投资客、投机客垂青而价格飙升不同,汽车还未成为“被投资”的对象,仍保留着相对典型的工业化商品的属性,其市场售价在基于成本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求关系。近十年来,随着汽车制造厂在全国各地的遍地开花,汽车产能总体已是供大于求,这便从根本上决定了汽车不会涨价的常态。不过,对于一些刚刚上市的热销新车,出现的加价购车的变相“涨价”,也会随着该车型产能提升或市场需求逐步释放,慢慢地被降价促销的浪潮所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