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相关产业 > 正文
马瑞利公司主推二氧化碳减排技术
作者: 未名 来源: 汽车制动网 日期: 2011年04月20日

在4月21日至28日举行的中国车展上,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将成为公司的展示重点,包括汽油直喷(GDI)、混合动力电动发动机、“开放平台”信息娱乐系统、氙气灯与LED灯等。

马涅蒂•马瑞利公司将亮相2011年第十四届上海车展,再次证实公司对中国这个战略性市场的高度重视。仅去年一年,马瑞利公司在中国的销售额就取得了超过40%的增长率(2010年为2.32亿欧元,2009年为1.62亿欧元),甚至高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汽车市场的平均增长水平(约32%)。在2011年上海车展上,马瑞利公司将在W4展馆B005展台亮相,集中展示作为公司增长基础的照明系统、动力系统和电子系统,以及排气系统、悬挂/减震系统和赛车系统。

在此前参加的历届车展中――尤其是在本次车展中,马瑞利公司均重点展示公司以减少汽车二氧化碳排放为目标的技术。 中国正在制定明确的二氧化碳减排规定,并为汽车制造商设立了减排标准(2020年前达到120克CO2/公里)。

马瑞利公司将在本届车展上展示公司通过先进技术为汽车二氧化碳减排所做的贡献。动力系统技术旨在提高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效率。“新兴技术”包括信息娱乐系统相关技术和汽车协作技术,和一类不属于常规的“类别认可”范围,被称为“生态创新”(Eco-innovations)的系统,以及括汽车照明系统。

在动力系统领域,马瑞利公司以GDI(汽油直喷)技术为展示重点。这种技术利用较高的工作压力和先进的多点喷射战略,与涡轮增压技术相结合,有助于减少发动机体积、提高发动机性能,同时显著降低油耗和排放量。

\

柴油发动机或天然气(CNG)发动机等新型燃料技术尚未在中国得到普及,因此GDI汽油直喷技术和混合动力发动机的组合就成为中国市场最有效的动力解决方案,能够帮助汽车制造商满足监管机构的减排规定,并提供可观的市场增长机遇。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全球GDI领先制造商之一,马瑞利公司在上海车展上再次展示了公司作为GDI系统供应商和集成商的风采。公司产品覆盖了GDI系统的所有部件,包括喷射器、油泵、电子控制单元、软件,以及集成技术知识等。

\

在混合动力电动发动机领域,马瑞利公司充分利用了KERS(能量回收系统)在一级方程式比赛中积累的经验。该系统安装于部分顶级车队的赛车之中,也曾效力于上周末的一级方程式锦标赛上海站的比赛。此外,马瑞利公司还展示了用于量产的混合动力和电动发动机的系统与部件,包括发动机发电组、电子控制系统、变换器、电池控制系统等。

\

此外,马瑞利公司还将在2011上海车展上展出三种混合动力电动发动机原型(电机发电机组和内置变换器)。这些发动机可分别提供60、120和180千瓦功率,同时还具备体积小(约320x240x220毫米)、重量轻(33至57千克)、安装简单、市场投放周期短的优势。宾尼法利纳(Pininfarina)公司展厅(W2展馆 – W206展台) 展示的“Demo Vehicle” 即安装有马瑞利公司的电机发电机和内置转换器。该车型由宾尼法利纳公司在Nido试验室开发。

在动力系统方面,“变速箱”也与二氧化碳减排有关。马瑞利公司展台展出了大获成功的传统AMT(自动操控舒适手动变速箱)Freechoice® 自动化变速系统,该系统集易用性和减排优势于一体。除此之外,公司还展出了双离合变速系统的电子管理单元。该系统为干式双离合系统,驾驶者在选择排档时不会干扰从发动机到车轮的扭矩/动力流,从而实现流畅而节能的驾驶体验。

现在我们将目光转向信息娱乐与远程信息处理系统。在本次车展上,马瑞利公司划出专门展区用于展示通信技术。利用这些技术,汽车可以与广阔的通信网络、互联网及其服务相连接,还可以管理和监控网络的使用与流向,优化运营成本与排放量,并通过车载娱乐和信息服务增加汽车产品的价值。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以“开放平台”(open platform)为基础的远程通信盒(telematic boxes)和信息娱乐系统。马瑞利公司在这个领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这些系统兼容微软和Linux/Genivi环境,现在又增加了谷歌/Android架构。

开放平台为先进的车载信息、娱乐与连接功能奠定了技术基础,使多媒体、远程通信以及先进导航设备等应用进入汽车领域。开放平台为供应商和汽车制造商提供了一个通用平台,帮助他们共同承担和削减开发成本、缩短产品投放市场的周期,并通过不断改进的消费者设备获得公开和兼容的优势。此外,该平台还使设备、功能以及用户接口(HMI)的定制成为可能。

“生态创新”展区包括汽车照明系统:氙气与LED前灯与尾灯将在专门展架上亮相。根据车灯公司的研究,将这两种技术结合使用(即:氙气灯技术用于近光/远光功能,LED用于所有其他前、后照明功能),汽车每公里行车能够节约80瓦特能耗,减少2克二氧化碳排放。此外,马瑞利公司汽车照明分部也在2011上海车展上展出了最新技术成果:首个自适应型全LED前灯。这前灯拥有全LED照明功能,配备先进的电子管理系统,能够根据车速、路况和天气情况调整照明光束,在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为驾驶者提供最佳照明服务,显著提高行车安全系数。

在马瑞利公司展厅的一间暗室内,参观者们将通过一部演示设备欣赏到该前灯的照明功能。这部演示器能够模拟驾驶情景,创造不同路况与可见度条件。

除全面展示赛车分部的雄厚技术诀窍外(马瑞利公司为几乎所有一级方程式车队供应喷射器以及其他多种产品和系统),公司展台还将展示排气系统、减震器以及悬挂技术。在悬挂系统方面,动力学系统展区推出了悬挂电控系统的最新产品,名为Synaptic Damping Control(动力减震控制)。该系统集先进技术与低廉成本于一体,通过电控单元控制减震器,以减少汽车在各类驾驶条件下的车体震动,确保汽车达到最高水平的安全性、舒适度和可操控性。该系统利用特殊传感器探测驾驶情景和路况信息,并据此持续选择最合适的控制规则。

\

\

马涅蒂 马瑞利公司介绍

马涅蒂 马瑞利是一家总部设在意大利(米兰Corbetta),为汽车提供设计并制造高技术含量的系统和零部件的国际性企业。

马涅蒂 马瑞利公司2010年销售额为54亿欧元,在全球18个国家(意大利、法国、德国、西班牙、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俄罗斯、土耳其、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中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和南非)共拥有77个生产单位、11个研发中心,26个应用中心,33000名员工,其集团为欧洲、南北美洲和亚洲地区许多著名的整车制造商提供系统产品。

为了完成向全球汽车行业提供其系统及零部件这一使命, 马涅蒂 马瑞利公司通过整合质量和竞争力,技术和多功能性,将具有竞争力价格的重要技术提供给最终用户。马涅蒂 马瑞利公司通过不断革新,优化其自身秘诀和在电子技术,按照相关环境可持续性标准、安全和整车寿命质量,开发智能系统和灵活性的进展方案。

马涅蒂 马瑞利公司隶属于菲亚特集团。

马涅蒂 马瑞利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

● 电子系统(组合仪表、无线通讯导航系统、车身电子网络)

● 车灯系统(前、后灯系统)

● 动力系统(汽油、柴油和混合燃料发动机控制系统和手、自一体化变速箱-“自由选择”)

● 悬挂系统(悬挂系统、减震器)

● 排放系统(排放系统、三元催化转换器和消音器)

● 赛车系统(用于F1、MotoGP和 WRC锦标赛尖端技术工艺的专用电子和机电系统)

● 塑料零部件和模块(整合阶段)

● 零配件售后和服务 (用于独立的售后市场的零部件-IAM,网络服务-马涅蒂 马瑞利Checkstar工场)

马涅蒂 马瑞利在中国

马涅蒂 马瑞利已于1996年开始陆续在上海建立了动力系统和排放系统工厂及研发中心;在芜湖建立了动力系统和车灯系统工厂;在广州建立了电子系统的工厂和研发中心。如今有超过1400名员工为马涅蒂 马瑞利中国服务。2010年马涅蒂 马瑞利中国营业收入达到2.32亿欧元(2009年为1.62亿欧元)。

主要的客户有:国内企业奇瑞、上汽、一汽、金杯;跨国企业PSA、菲亚特、大众、奥迪等。

马涅蒂 马瑞利中国办事处(中国区总裁Luca Biagini和其他的一些职能部门)以及马涅蒂 马瑞利动力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及零部件)和排放系统(带冷端和热端的排放系统总成)的两个工厂坐落于上海,同时车灯系统重要的研发中心和商务中心也坐落于上海。

2009年1月,马涅蒂 马瑞利和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2010年,合资公司在上海市嘉定工业区落成。合资公司简称SMMP(上海上汽马瑞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将专门为马涅蒂 马瑞利Freechoice™ 手自一体化变速器AMT生产液压配件。

马涅蒂 马瑞利于1996年在广州成立了电子系统工厂,为了适应快速扩大的需求量,马瑞利广州工厂于2006年迁入新址(占地15000平方米)。

自2001年以来优秀的技术和质量水平,使我们决定在广州不仅针对国内市场生产制造许多分组装零部件,还将其出口到国外其他马瑞利系统工厂。广州工厂在马涅蒂 马瑞利意大利和法国公司的帮助下成立自己的研发中心,来为国内整车制造商提供配套服务。

在芜湖,车灯系统于2004年建立了自己的工厂,用于为国内和欧洲整车制造商提供前、后灯产品。在相同的区域里还有已建成的马瑞利动力系统工厂。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